潘 福????
纳雍县第一中学 553300
摘要:伴随高考政策的改革,对新的教育模式提出要求。而作为高中教育,要紧跟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逐渐也被学校重视起来,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课堂,提高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教学。即使高中学校安排相应的课程,但是一些突出问题也不得不面临解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突出显示出地区发展不平衡,课程老师分配不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的问题。但是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把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重要培养,进行教学新的改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实施的问题、新课标
高中课堂丰富多彩,课程也不断增多,主课与次课的位置划分也越来明显。每个课程老师都想本课程的教学成绩能够走在前面,所以必定会想出不同的方法和目标进行。那么,必然会产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被重视,面临着一周只有一节课和或被改称为其他课程的问题,相应的学生学习到信息技术的水平就有限。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如何让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高中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新课程,适合新高考政策,是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一、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出现的问题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面临许多问题,就必须要找出问题的出现在哪里。作为高中学习课堂,而新高考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合格性的考试,如何平衡与其他科目学习的时间?
(一)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面临不被重视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都会比较紧张和面临时间学习不够的问题,那如何平衡主课和次课的问题,就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而在学生心中,也会认为要学好主课,而信息技术课不是考试范围之类,只要合格就行。就不会那么重视,就比如来说,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看电子书、逛淘宝和玩游戏等现象也普遍常见,一周只有很少的课程。而其他比如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就不会太重视。
(二)高中信息技术实施面临地区发展平衡的问题
作为一门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和城市面临发展不平衡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新高考改革的课程。而具体来说,城市更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之外所做的有关自身能力提高的技术和能力,相应的信息技术也会被学生重视,因为现在生活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而相比之下,地区较偏远的高中学校,比较注重三门主课的发展,举个例子来说,城市的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实施中会得到相关家长和学校的推广,学生有时间和安排去进行学习,而偏远地区的高中学校,一周可能只会有一节课,还面临被占课的问题,学生学到的有关信息技术水平就比较低下。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不确定,没有结构化
相比其他高中课程,老师会备相关学科的教案和学习计划,而对信息技术课程来讲,授课老师就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随课堂进行教学,也没有进行课程备课。就只是一些简单操作和一些基础的知识和初中所学习的信息技术差异不大,而且互动较少,这样的话,教学目标也无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并不是单一的哪个人的任务,也不是学生简单地进行填表格就行的。更不是老师安排任务让学生完成就行,教学内容没有结构化,就不能提高相应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进行新课标的改革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结构化
面临新课改的要求,要使信息技术的课程受到重要,就必须要使课程受到重视,学校要安排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来教学生,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学生重视信息技术的课程。其次,学校要要求教学老师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并对所授课老师进行常规信息技术课程备课进行检查,同时也使老师对自己的课程重视。做到因材施教。
(二)注重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需要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学习的,培养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锻炼和操作,学会多种多样的表格、word的编辑、动画的加工、图片的处理(PS),进一步学会程序编程等高难度的信息技术和知识要点,注重其核心素养,而今年的信息技术的高考形式以书面为主,所以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由实践技能的训练转变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往的实践能力培养,应该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概括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今年高考的选择填空题,都是实践能力的理论化,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理论知识以实践的形式出现,同时用实践的形式提升理论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三)按照学习内容特性进行划分,迎接新高考政策
根据新课改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因为今年的课程是“3+1+2”的模式了。所以在教学时要结合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信息技术课标按照不同类别进行教学,根据各模块的内容特性,进行学习划分。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要求,高中生作为一个较大的集合体,更要学会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能力。而开设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就是提高中学生对信息化了解力的一个载体。而如何学会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关键在学校老师,进行新课改的改革,符合其要求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亚宗.论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的科学定位、基本原理及创新路径[J].计算机科学,2009,(4):53-55.
[2]肖广德,高丹阳.计算思维的培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新选择[J].现代教育技术.2015,(7):38-43.
[3]李艺,钟柏昌.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起点,内容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