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玉
库车市第三中学 842000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要完成初中音乐教学任务,就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进而从培养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效乐感及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学生乐感;鉴赏能力
引言
音乐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乐感及鉴赏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1.1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从音乐课程的性质看,音乐课程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乐感的培养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乐感来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丰富自己。通过培养乐感,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乐感是音乐艺术家所必需的,它体现在艺术家的基本素质、创作过程等诸多方面。乐感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更适应音乐工作。
1.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学在初中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往往可以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加强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的乐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在此过程中更加理解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和文化,引发学生和音乐之间的情感共鸣,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不断提升对学生乐感培养的重视程度,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2乐感培养的措施分析
2.1创设情境教学
初中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处在音乐学习比较基础的阶段,因此,对音乐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对音乐的乐感并不能较好的把握,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会增加很大的困难。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上,音乐教师如果能够引进良好的学习观念,对学生的差异充分了解,这样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初中音乐当中的《高山流水》曲目,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对这首歌曲的来源以及相关的表达情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使其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古琴独有的魅力,用心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向往,使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乐,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乐感,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升乐感的重要基础,这也显著体现在素质教育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之处上。
区别于传统教学,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自身原有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帮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乐感的培养,充分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我国民族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部分向学生展示藏族、彝族等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以及民歌特点,帮助学生通过这部分知识更好地代入音乐学习中,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
2.3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
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的重要措施。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听力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并反复听,从而有效地激发听觉。在这个过程中,音乐类型的选择非常关键。在音乐作品的选择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音乐作品的多样性,同时,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应感受到音乐世界的魅力,从而在不知不觉的影响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音乐感。因此,教师应注重听觉训练的长期性、规律性和有效性。
3鉴赏能力培养的措施分析
3.1从意境入手,让学生在歌曲的意境中获得情感体验
音乐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描绘出使人兴奋的意境和使人陶醉的情感。无论是歌曲教学还是音乐教学,都可以从意境出发,以情感为入口,这符合艺术审美的客观规律。《青春舞曲》是一首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歌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歌曲本身的意境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开篇四句非常精彩,前两句实际是属于否定,相互之间既有相似的地方,同时又有巨大的差别,在审美上能够形成一种落差的美感。这首歌曲的环境以及相关的风格形式独具特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视听媒体的手段,对歌曲的内容进行剖析,制作一个相关的、富有生机的课件,将歌词、音乐以及相关的场景合而为一,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内心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唱歌后,根据歌曲的意境,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背诵歌词,再次体验歌曲的情感。
3.2情感共鸣,促进欣赏想象
当我们在听到一首歌曲的时候都是根据听觉带给我们的感受,通过大脑的想象构思出一个艺术的情景和意境,来实现和音乐作者的情感交流与共鸣。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听多感受大胆发挥想象。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翅膀。因此,学会利用想象来鉴赏音乐是非常必要的一项技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素质教育的趋势下,培养学生的乐感不仅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学生情感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音乐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训练和欣赏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提升自身的乐感,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利锋.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2,(12):122-123.
[2]任安莉.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9):196-197.
[3]吴疆.培养音乐乐感,增强鉴赏能力[J].艺术教育与美育,2012,(6):20-21.
[4]刘杨.优化初中音乐作业设计探索[J].民风(科学教育),2013,(04):150-151.
[5]蔡婷婷.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探讨[J].考试周刊,2016,(2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