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工作实施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黄燕芳
[导读] 在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都属于非常重要的教育场所。要通过学校和家庭的联合,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连州市丰阳镇中心幼儿园  黄燕芳  邮编513400
        摘要:在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都属于非常重要的教育场所。要通过学校和家庭的联合,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才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要与教师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也要对家长进行科学的指导,确保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本文就幼儿园家长工作实施策略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工作;实施策略;分析探讨
        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对现有的工作形式和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还要引进更加先进的工作理念。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引进更加先进的教育策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已经提高了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想提高幼儿阶段的教育质量,幼儿园要与幼儿家长之间进行密切的联系,通过开展家长工作,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1]。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开展意义
        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对现有的教育活动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还可以实现家园共育,并且让幼儿的家长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给予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的机会[2]。
        二、幼儿园家长工作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
        幼儿园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难以增加幼儿家长的教育参与度,不利于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幼儿的家长缺乏教育的参与感,这是因为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抢占更多的生源,甚至出现顺从部分家长不合理要求的现象。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将幼儿园作为了教育的中心,很多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会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无法通过家校的联合,对幼儿进行全面的教育。传统的幼儿园教育采用了单一教育主体的形式,在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和优化的过程中,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教育,增加幼儿家长的参与感。确保幼儿家长能够充分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3]。
        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幼儿的需求,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实时的更新,还要与幼儿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总结教育经验,进一步提高幼儿家长的教育水平。例如幼儿园某一班级中,小明宝贝的家长工作比较繁忙。在对小明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直采用了严厉的教育方式,很少给予小明鼓励和表扬。即使小明在各方面表现得比较好,也没有对其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或鼓励。这就导致小明的性格比较内向,甚至存在自卑感,教师了解到这一问题之后,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帮助家长认识到一味采用严厉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自从家长改变了自身的教育形式,在小明获得进步之后,对孩子进行了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或鼓励,小明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乐观[4]。
        (二)创新工作形式
        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时,需要对现有的工作形式进行更新,要制定合理的活动,才能促进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

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家长进行平等的沟通,才能提高家长工作的开展质量。因为有些幼儿园的教师,在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时态度并不端正,并未采用平等的沟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家长工作的开展水平。要想帮助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进行深入了解,教师在与家长进行联系时,可以定期公布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对教育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制定相关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幼儿家长的参与感。如果存在一些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教师可以制定家园联系册,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
        也可以定期通过制作问卷表和表现反馈表,将儿童在园内的表现定期以表格的形式发放到家长手中,如果家长有什么疑问或者需要反馈的问题,则可以以反馈表的形式反馈给老师[5]。通过这种形式幼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幼儿家长能够详细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教师还可以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从而对下阶段的教育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家长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进一步促进家园之间的互动合作,提高幼儿的教育效果。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来说,并不是独立的内容,是通过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组成的。要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帮互助,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效果。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协助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例如在端午节期间,教师可以举办节日主题活动,帮助家长了解这一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之后,可以对家长的意见进行充分采纳。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策划制定相关活动,确保活动在开展时,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在进行活动制定和策划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家庭和幼儿园以及幼儿之间的联合,拉近三者之间的关系,营造更加融洽的教育环境[6]。
        幼儿园还可以举办亲子教育活动,因为有些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缺乏相应的经验。例如小华宝贝的家长比较年轻,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照搬其他家长教育形式的现象,教师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之后,举办了亲子活动,但小华的家长在参与活动时,对活动内容的了解力度不足。教师与小华的家长进行引导之后,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也让小华的家长了解到,家庭教育需要根据幼儿的性格和成长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家长也通过这项活动,对小华的性格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座谈会以及个别沟通等方式,向家长推荐合适的亲子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手工能力进行充分的锻炼,拉近家长和幼儿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开展家长工作时,要对家长的职业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不同家长的特性,邀请家长参与到游戏活动的设计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家长的职业优势,为幼儿制定针对性的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幼儿的实践经历。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认知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要对这个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还要对幼儿的成长规律进行全面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策略。要鼓励幼儿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确保家长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幼儿园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对家长教育时,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帮助家长改变原有的教育形式,要鼓励家长学习一些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生兆欣.政府·市场·社会:学前教育治理的历史变迁及当代审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40-51.
[2]李凤英,何屹峰,王同超.融入智能图元技术的幼儿个性化成长系统之构建与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21,39(04):42-51.
[3]张森森,张琳琳,邓燕丽.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教育有效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1(28):8-9.
[4]陈梦莹.幼儿园家长工作实施策略与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67.
[5]金扬眉.现代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创新性家长工作实施策略[J].河南教育(幼教),2018(03):28-33.
[6]刘小华.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施策略[J].今日科苑,2007(16):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