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程提出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帮助其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个人素养。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其蕴含了浓厚的文化内涵,教师在美术授课中要学会能够深度挖掘学科当中的德育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其情感体验,通过结合多种有效的授课方式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教学,促进其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本篇文章则针对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育;德育渗透
引言: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小学阶段作为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初步建立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修养的阶段。美术中不仅包含了美育教育,同时其也涵盖着丰富的德育文化。教师要借助美术中蕴含的德育文化,对大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其在心理上能够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习惯,从而有效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一、在教学中重视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若想要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老师不但在教学中适当讲解德育思想,同时还要能够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为去带领和影响大家,让大家能够在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只有言行一致,在要求学生之前自己也能够做到,给大家作榜样[1]。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应用和蔼的态度进行教学,在遇到同学们出现错误的情况也不要应用伤自尊的语言去打击他们,而是对其进行耐心地引导,或者在手工课堂中,引导同学们能够将手工垃圾正确投放,保证教室当中的环境卫生。小学生本身年纪比较小,他们会模仿教师的说话语气和动作行为,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大家带来积极的良好的影响。
二、结合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和德育有关的知识,老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当中存在的德育素材,将德育充分贯穿在美术课堂的各个环节当中。以教材为基准进行拓展,帮助同学们掌握绘画技巧的同时,也要重视激发其产生情感,使其在情感的引导下更加认真地进行创作[2]。
例如,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中的“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时,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于解放军的资料为大家进行讲解,帮助大家详细了解军营的生活录像,照片图片以及图画等等。并告诉同学们军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讲解军人自身的职责以及其对祖国的贡献,之后通过结合部分感人的作品,使其学习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并对军人产生强烈的崇拜和敬佩之情。使其在创作与解放军有关的作品时,能够结合教师的讲解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投入更多真挚的情感去进行创作。这一方式不但帮助其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还能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通过结合欣赏绘画作品适当讲解德育知识
美术欣赏教材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名作,其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借助名作中的含义适当对同学们展开讲解,通过在欣赏过程中对作品进行详细地讲解,促进同学们的自身道德和思想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适当给予大家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授课方式,通过对其进行良好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其深刻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寓意,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3]。
例如,当讲解“画家梵高”这一课时,需要帮助大家能够学会赏析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以及质感,并详细说出作品的特色,表达出自己对这一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可以结合梵高的经历和其优秀的作品进行教育,让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其更好地渗透相关的德育思想。比如在欣赏《收获》这一作品中,结合画作的背景为大家讲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表达古朴的农民诚实地自食其力的精神,借助这一作品,引导同学们思考,使其意识到只有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自食其力,才能有满满的收获。
四、结合实践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学习中少不了实践的过程,老师要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能够有意识地融入德育知识。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强化其自身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帮助同学们不断完善人格。老师要以班级作为单位,积极组织大家参与到活动当中,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的模式,使其产生集体荣誉感,并加强其自身的团结合作能力,同时有效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完毕关于“连环画”这一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内容举办小组美术比赛,让同学们通过随机抽签进行任意分组。之后给大家一个主题,让各个小组结合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在同学们产生意见分歧或者合作不愉快的情况下,教师要积极对大家进行开导,积极展开德育教育,使其明白要想打败其他的小组,就要学会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使其意识到团结互帮互助的重要性。之后在各个小组完成作品之后,老师让每个小组进行分工,轮流上台讲一讲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一方式,并让大家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之后教师则给予最优秀作品的获奖小组颁发奖励,并展开教学评价,能够结合各个小组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客观分析,在积极鼓励和表扬的同时也要提出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老师要学会结合多种方式对大家进行良好的引导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验,能够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对其实施针对性地引导。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明白自身职责不仅是传授给学生基础的知识,同时也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通过感召和育化学生,为落实立德树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敏.小学美术教学生态德育渗透途径[J].科幻画报,2020(12):278.
[2]李月.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0(34):40-41.
[3]吴青.“美”“德”同行 助力发展核心素养——谈谈将德育融入美术课程的几点思考与实践[J].教育界,2020(4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