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导•用”模式下总复习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2期   作者:章建龙
[导读] 中考数学总复习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程

        章建龙
        福建省宁化一中初中部  
        摘要:中考数学总复习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程,是体现老师水平的试金石。而且,数学科在中考成绩中所占分值非常大,同时也非常容易拉分。所以,中考总复习的好坏可能影响学生的升学。要想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做好全面复习,同时收到较好的备考效果,就要认真探究数学中考复习策略,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程度。本文结合“学·导·用”教学模式,探讨通过自主梳理、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方式开展好初中数学总复习,为学生中考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总复习;自主梳理;小组合作;课堂展示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完善、深化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涉及的内容面广,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并非易事。下面本人通过“学·导·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总复习谈谈几点思考:
        一、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所学知识并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学生通过自主学生的方式把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印象深刻,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解题规律和技巧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设问,小组交流,学生追问。在学生的印象中非常的深刻,同时也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获得解题规律和技巧。
        三、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技巧以及灵活应用数学模型
    数学知识是抽象性的,单凭教师的讲解是不足的,而且学生容易遗忘。那要怎么办才能使数学课上的认识变得比较容易,渗透到学生的脑子呢?对,就是在课堂展示上下功夫。学生因为有了展示提高了上课的积极性,因为有了展示学生的解题方法在课堂上得到补充。比如这样一道题:如图,△ADE由△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且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的延长线上,AD,EC相交于点P.

        在数学课堂中,师生间少不了问题的质疑,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在课堂展示中可以听到许多的解题的方法、学生存在的问题等,这些对于课堂的实效性都是很有用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有价值的题要及时抓住,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这就是“学·导·用”教学模式的有效课堂。
        学习数学并非做题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而是要将精力花在归纳总结上。特別对课本或课堂上出现的例题,只要善于总结,就可以了解这一小节数学内容有哪几种题型,每种题目的一般解法和思路是什么,从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题的能力。同时,每学完一个单元,要建立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将本章的主要思路、推理方法及运用技巧等转变成自己的实际技能。
        参考文献:
        [1]姜景森.浅谈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学苑教育,2018(08):42-43.
        [2]赵华.中考数学总复习的几点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7(07):26-27+46.
        [3]黄平.中考数学总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大世界,2018(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