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清
聊城市实验小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新课标的改革下提出,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以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提升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针对此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搭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以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高效课堂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究这个问题而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数学;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不断的创新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可以朝着改革的新方向发展,并且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独立思考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阻碍着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1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具备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并且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以便于将来毕业时可以满足自己的工作需要以及生活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相应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得学生们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1]。
2小学生数学高效课堂的含义
数学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能够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进而不断的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给学生们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错误态度,使得学生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进而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其思维能力[2]。
3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高效课堂面临的问题
3.1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需要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且在课堂上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展开教学,以便于学生们能够更快的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根据我国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的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教师将所有的精力用来强调学生牢记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并且教师也只会通过学生的数学成绩对他们进行评价,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教师并不会进行过多的讲解,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不会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展开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3]。
3.2教师对于高效课堂认识不到位
很多的教师认为搭建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教师们这种错误的认知观念使得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同时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并没有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
例如很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按照教学进度展开教学,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预习以及复习这两个阶段,在每节课讲完之后,教师也只是象征性的布置一些作业,这样的话学生们虽然能在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但是课后不复习的话却很容易忘记。
3.3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对于比较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他们是很难理解的,而且很多小学生的自控能力都是比较差的,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他们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并且在遇到抽象的知识内容时他们会逐渐的对于数学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数学产生厌学的心理,学生们的负性情绪对于教师展开教学来说是很不利的。
4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高效课堂解决方案
4.1重视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搭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且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给学生们搭建高校的课堂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并且不断的提升其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便于学生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了解到不同单元知识内容的关系,以此来实现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同时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指导,以此来给学生搭建高效的课堂教学[4]。
4.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内容
想要不断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核心素养知识内容渗透其中,不仅要在课堂中给学生们渗透核心素养,同时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两个环节也要渗透其相应的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在讲到《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们全面的进行预习,并且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课后,教师也要布置相应的习题,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将其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以此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5]。
4.3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完善学生评价机制,从多个维度对学生们进行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热情。比如在平时教师可以对于学生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以此来正确指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进而不断的提升其学习的质量。或者教师也可以对于学生们平时的表现状况以及学习方式进行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不断的学习。
结束语: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的抽象知识内容,针对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给学生搭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内容,创新其教学模式,完善学生评价机制,以此来不断的激励学生学习,使得学生们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得学生们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晶,赵广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创新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20(8):103-104.
[2] 丁克华.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究[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08):1-1.
[3]饶贵.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20(14):220-222
[4]杨万彩.基于课堂高效教学法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9):92-94.
[5]黄修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