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 张革
[导读]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稳定发展,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途。
        张革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稳定发展,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新的发展时期,网络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及虚拟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面对网络发展的新形势,在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的基础上,把握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创新教育理念和形式,提高教育效果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航向灯。在新时代视域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辅导员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适应大数据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时代要求,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价值体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根本。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正在努力地研究理论的有效性,并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然而,一些要素的限制,例如,与实践相关的理论内容仍然无法满意地解答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课堂教学是刚性的被动教学,很难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教学进度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现实要求。此外,最根本原因是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具有科学的价值,而且还是方法论的科学指导。因此,如何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使社会实践认识更具科学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建立了唯物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意味着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应用到了社会发展建设的研究中。唯物辩证法通过自然论、认识论、社会历史论的运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揭露了剥削原因,创造了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同时,也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了解现代教学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的目标教学方法的运行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信息监管不足
网络具有开放性,而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便利,也给网络监管带来了很大挑战。在实际工作中,监管部门可以及时监管一些比较大的信息平台,虽然能对平台上的信息及时地筛选、过滤,但很难对一些较小的信息平台进行全面监管。加上技术方面的制约,也不能很好地在信息传播源头做到有效的控制,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大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没有完全成熟,深度思考的思维习惯没有养成,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可能会被误导。此外,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近几年才重视起来,无论从思想认识、教育理念上,还是实际的工作经验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的高校甚至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阵地的净化、清理工作开展不足,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传播,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及推广力度不够,黏合度不高
现阶段全国各高校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易班”,主要还是以开展事物性的工作为主,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例如,奖助学金评选、请销假管理、相关网络答题和考试以及信息发布[4]。在“易班”的推广及宣传过程中,部分高校使用了行政化的手段,虽然在短期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注册使用率,但并不利于“易班”的长期使用和黏合度的提升,从而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广的渗透力和后劲不足,无法完成预期目标。由于“易班”的直接受众——大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易班”的定位、功能,也不能方便、快捷、有效地从“易班”APP中搜索到感兴趣的信息,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卸载软件。“易班”中网络文化作品内容和形式上的单一化,信息传导的滞后性直接导致了辅导员网络话语权的缺失。
        (三)网络信息的消极冲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台和方便,给当今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了丰富,扩大了教育影响力,而且比较有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如主题网站、微博、论坛、QQ、微文等,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植入学生的心灵。但是网络时代多元信息的冲击作用,必会影响正面教育的作用,所有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会冲击教育者的教育效果。其中校园网站的建设,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资源,却不尽完美,缺少吸引力,学生的浏览量甚少,所以起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甚微。不止学校网站,其他能融合隐性教育的形式和平台,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发挥的作用甚微,所以急需开发和利用网络隐性思政教育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教育的效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有一支政治理论扎实、信息技术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而这样的工作人员却比较缺乏。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导致辅导员无暇顾及其他,主要做一些学生管理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很多的高校辅导员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难以把控国家的发展大势,不会融会贯通地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即使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只能是流于形式。
        三、优化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其对海量信息的价值甄别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高校应设置相应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着重体现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二是通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高校应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为相关主题,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三是开展相应的校园活动,如以提高大学的网络媒介素养为主题,开展知识问答、辩论等相关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熏陶,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二)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良好的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增强网络意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传播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提高网络育人功能。网络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将虚假信息、低俗信息过滤剔除,避免一些错误的思潮因为网络的传播而不断扩大发酵。利用法律手段打压散播不良信息行为,提高网络用户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高校自身也要完善校园网络规范,创新网络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创建有序的网络空间。各高校应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制定规范的网络使用制度,有效地对网络信息监督管理。加强对网络系统管理,严格把关发表内容,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遏制病毒、恶意攻击等网络安全事件,及时过滤和屏蔽校园网上的不良信息。教育工作者要利用网络平台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回应学生的诉求,引导大学生主流价值,同时要重点关注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为其进行心理疏导。根据一般学生和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采集网络舆情,并及时分析舆情,确定网络舆情的定性和分类标准,规范舆情处理。利用信息报送、平台联动、定期反查等措施,确保舆情中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优化队伍建设,形成大思政背景下的网络育人合力
高校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即具有管理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并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作为选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根本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应制定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培养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的体制机制,在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中挖掘和培育一批具备网络话语权和网络素养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来开展网络育人工作。通过联动各方、凝聚力量,协调党、政、团、学、教的力量,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合作,打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网,发挥各方特长及优势,开展网络育人工作,形成合力,加快构建“大学工、大思政”工作体系,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打造网络育人合力,构建和优化大思政背景下的网络育人队伍建设。
        (四)融入与时俱进的思想,做好顶层设计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社会意识也会随之改变。教育者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在使用隐性教育方法时,教学活动的开展、相关语言的使用、表现的艺术方法等隐性教育的方法应用还不够全面,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特点也在逐渐变化,为了合理发挥隐性思政教育的作用,非常有必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为指导,做好顶层设计工作。首先,领导层应该构建明确的管理部门和运行制度,能够全方位地达到育人要求,使责任落实到位,保证实效性。其次,管理者应该组织相关培训和讲座,努力达到上下思想一致,一线教师能够切实领会顶层设计,使领导层和教师思想上一致、行为上一致;顶层要了解现代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能够领会教师实施时的困难,了解学生的需求,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隐性教育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五)整合与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价值观多元化、思想意识林立,选择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教育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过滤摒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利的网络内容,在开展教育工作之前为思想政治教育筛选好适当的网络教育资源。夯实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学习资料,自动过滤掉不良的网络传播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熏陶下,逐渐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树立辨别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新的时期,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要将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育人体系中的核心工作来抓。结合网络特性,在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构建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路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丁东海.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21(12):116-118.
[2]倪胜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5):101.
[3]王大庆,王鹏程.网络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4):177-179.
[4]张飞宏.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时代报告,2021(02):126-127.
[5]林延胜,甄亚乐.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才智,2021(06):47-49.
[6]艾力亚尔·艾买提.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J].作家天地,2020(11):138+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