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乐感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韦国妙
[导读] 初中是升学的重要时期,以至于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文化教育中,致使其忽略了音乐的重要性
       韦国妙
        海南省东方市感城中学572633
        摘要:初中是升学的重要时期,以至于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文化教育中,致使其忽略了音乐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创新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乐感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为此,教师应增强对该方面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使其树立音乐自信,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发挥音乐教育的最大价值。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乐感培养策略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乐感;培养策略
        引言
        乐感是一种能力,虽然有天赋的因素,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初中音乐教学,提升学生乐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不管是在学生的音乐审美或者欣赏中,还是学生的学习歌曲中,乐感既能让学生体会节奏美,也能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进行歌唱,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一、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艺术,从人类社会诞生开始这种艺术便已经存在,是人们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演奏还是弹唱音乐,都能够使得人们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抒发与共鸣。人们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触发的情感被我们称为乐感,也是人们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了解。因此拥有好乐感的人能够在接触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有效把握音乐创作者的情感,进而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抒发音乐情感。根据音乐学习活动中不同个体存在的乐感情况来看,这种感知能力是一种先天性的能力,不同个体之间会存在差异,但是通过后天学习能够有效加强乐感这个能力,引导学习者能够对乐感正确认识。对于音乐教学活动而言,乐感的培养必不可少,后期的训练尤其重要。教师在对学生开展钢琴教学时,不能仅仅只关注学生音乐技巧的掌握,更要重视情感的投入,否则光有技巧的会让整个演奏曲目变得太干,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提高演奏能力。对于大部分学习音乐的学生而言,培养乐感十分重要,但是在当前我国音乐教学活动中,仍旧有部分教师将音乐技巧作为课堂重点教学内容,缺乏对乐感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学生在反复练习音乐技巧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抵触心理,最终无法有效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二、现今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初中面临着中考,学生们的人生面临着一大转折点,因此各大学校纷纷紧抓学生们的中考科目,想要学生们能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进而能够去往自己心中理想的高校。正因为这样,学生们的音乐课堂都被其他科目征用,学校也对这一现象漠视,并没有对音乐课堂引起相关的重视,甚至一些老师认为音乐课堂就是多余的,应该直接从课表中排除改为其他科目,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拿下更多的分数。音乐课堂不受重视,那么相应的也就无法对学生们的乐感和鉴赏能力进行培训,从而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就无法得到提升。另外,现今有很多不健康的流行音乐,学生们本就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从而会听这些不健康的流行音乐,这不仅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还不利于音乐老师开展具体的音乐教学。
        三、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乐感培养策略
        (一)合理设计节奏训练,培养学生乐感
        教师还应积极转变自身的音乐教学思路,把控好音乐课堂的进展,合理设计节奏训练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节奏掌控水平。例如,在讲解《十面埋伏》时,教师可以根据具备故事色彩的音乐作品设计节奏训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投入音乐猜谜这一活动中,使学生根据音乐节奏的主要特征,猜想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故事情绪。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及对节奏的精准把握能力。在开展音乐节奏训练教学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其感兴趣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充分了解,而后让学生认真思考:为何到此句时节奏会快速升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思考意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方式,渗透乐理知识
        音乐课堂与文化课程不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促使其对旋律、节奏、音律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更新与完善教育方式,将培养乐感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若教师依旧采用口述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被动地吸取知识,使其对音乐的了解停留在表面,不利于丰厚文化底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实现乐理知识的渗透,从而达到培养乐感能力的目的。以《欧美览胜》一课为例,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讲述歌曲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初步的了解,便于了解其曲风,感受音乐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故乡》等歌曲,要求初中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判断大小调式,对其进行分析与鉴赏,以此提高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
        只依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乐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将“听”作为主要的训练手段,帮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乐感。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快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应实施多种实践模式,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听觉训练中切实提高自身的乐感水平。以《二泉映月》的学习为例,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阿炳的身世,进而深化对曲子风格的了解。同时,在对《二泉映月》展开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其中的突然停顿之处进行重点讲解,进而借助这样的形式帮助学生领会当时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停顿作用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乐感,还可以增强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入不同种类与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音乐中体会不同的深刻内涵以及不同的旋律特点,逐渐培养出学生的音乐乐感。
        (四)结合绘画,提升学生音乐形象感知
        通过在音乐中融入动画内容,能够激发学生音乐的情感共鸣,更深刻地感受音乐内涵,能够通过音乐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乐感,促进学生积极投入音乐艺术氛围中,使音乐感知更加具体和形象。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初中生由于各项能力发展的限制在音乐感知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更具体,可以利用绘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美感,引导学生音乐思考,获得更好的音乐体验和感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乐感培养对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完善音乐教学方法。为进一步发挥音乐教学的关键优势,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养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霞.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探讨[J].北方音乐,2020(22):166-168.
[2]韩芬.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策略探究[J].教育艺术,2020(10):60-61.
[3]殷晓辉.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初探[J].新课程,2020(10):209.
[4]张辉.试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5]姜来.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10):20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