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实现语文课堂的优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2期   作者:张晓文
[导读] 从“关心”、“支持”到“办好”,于特殊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信息技术走进特教领域,由点的尝试(课件、微课)到面的普及(网络平台)和体的初建成形(网络课程)
        张晓文
        北京市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101305
        【摘要】 从“关心”、“支持”到“办好”,于特殊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信息技术走进特教领域,由点的尝试(课件、微课)到面的普及(网络平台)和体的初建成形(网络课程),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借助网络教育构建起生命化的课堂。高效高质高起点,全新的学习生活,精彩着孩子们的生命,也书写着特教发展的新篇章。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教育   网络课程    高效培智课堂
         一、整合语文课堂结构,聚焦生命成长
        (一)更新观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时代更新,随着科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已经步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教育革新,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推动其发展创新的内驱力。教师若要走在时代的前沿,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持续发展。遵循“以生为本“的课标理念,颠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结构,重新定位,构建“学生+教师+信息技术”三维立体模式,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特教教学的新思路。
        (二)因需而用,取其所长,优化课堂教学
        仅2006年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特殊教育学校智力功能低下的学生中,中、重度学生占70%;而在培智学校,单纯的智力障碍学生仅占66.1%,其他类型还包括言语障碍、听觉障碍、肢体障碍、其他健康受损、多重残疾、情绪障碍、学习障碍、自闭症和脑外伤等学生。所以,特殊教育对象障碍类型复杂,障碍程度加重,这是一个残酷严峻的现实。我们特教工作者要增强意识,更新观念,在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提升中,尝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课堂提效。
        1、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贯穿全课
        多媒体进入特教领域,革新了常规教学,给特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特教学生大脑发育的缺陷,必会限制他们在感知能力的发展,其思维水平基本处于动作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难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遵循“课件制作,必须服从于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这一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最终敲定后,老师们开始选取自己所需的素材、并对其编辑、加工、修改,成形。课件由最简单的 “图文结合”演变到:文字字体大小可随需变化,颜色快速切换,flash 动画的剪切无痕,声音的完美插入……这些都给学生带来视觉的惊喜。
        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动静穿插,使得课堂丰富灵动:清楚呈现课堂的每步学习内容;真实再现生活画面和活动场景;学生点击课件链接,可直接进入网络教学游戏,放松紧张的身心;创设“情境化”:生动,逼真,能同时调动学生触觉、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集“科学性,现实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件最为突出的是导向性信息,它借助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将其带入设计好的学习活动,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参与。所以,授课老师经常会用课件导入新课,贯穿全课,提高教学效率。
        2、微课在线,聚焦问题,突破新知的重、难点
        如果说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站在教者的角度上,那么“微课”在特教课堂上的出现,则更多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本位思想的回归。因为特教课堂短、小、精、趣的微课是特殊教育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重要媒介。
老师们通常借助摄像机、录屏软件、编辑机来反映自己微教学过程,制作微视频。这些微课长度在10分钟以内,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

微课与信息技术的“合二为一”既保留了多媒体课件原有的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也发挥出了快速、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优势,其表现形式有:“ppt录屏+讲解”;“白板、黑板+教师出镜”辅之以黑板、白板或投影片的形式录制。对于需要直观示范、以实验操作为主、要求准确地呈现操作过程的学科,宜选用“实景画面”。有时应教学所需,老师们还会采用多种形式的混合运用。
        二、尝试运用网络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搭建网络平台,实现培智课堂的“全覆盖”
     网络教育下的特教课堂,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为培智的高效课堂再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1、完善学校网络学习库,让“教育”属于每一个孩子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讲到“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残疾程度轻的孩子尚能来学校接受教育和康复,那些无法站立和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孩子,其实也可借助网络,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与全球互联网结合,只要有网络,计算机就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学的知识。所以,网络教育正在以星火燎原之势突破讲台,突破教室,突破时空,在面向未来的场景中培养残疾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只需打开电脑,轻点鼠标就可进入我校建立的学习资源库,然后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进程,来确定学习内容,轻松收看老师们上传的教学视频、微课、PPT。 一遍不会,学生还可重复播放学习,直到完全掌握为止。网络教育为这些重度残疾的孩子,开辟出了一个学习的广阔天地,即使足不出户,也照样能享受到特教优质的教育。
        2、“互联网+特殊教育”,网络课程领跑远程教育
        生活适应课程是培智学校新增设的课程,在培智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统编教材。为此,我校成立了网络教育科研小组,依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依托网络平台,尝试开发适合智障学生学习的网络版教材,重在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较之传统课程,网络教材更突出“情境式”和“动态式”的特点,课堂更具时代的多元化和创造性,它的即时性和过程性完全弥补了家庭教育和社区支持不足的缺憾。我校科研小组的老师们以学生学习的全新视角来创设网络课程环境,满足学生的生活兴趣,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他们遵循“真实情境、活动驱动、体验实践、个性服务”的教学理念,初步构建起“生活语文”的网络课程,分为 “家庭生活”、 “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四大板块,以此来丰富、细化具有实践性、体验性的课程内容。网络学习改变了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样化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社会生活的综合素养,为迎接未来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立足学生的“生命”发展,网络教育辅助培智教学的几点思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利弊的两面存在,网络教育亦是如此。所以在这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虽然大部分资源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但也有部分内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正确的筛选和甄别,限制其上网时间,并硬性规定不能进入色情、游戏网站。
网络教育固然可以辅助特殊教育构建起高效的教学课堂,但绝不可片面夸大它的作用,不可用它代替老师完成教学的全部过程。因为只有充满人性智慧与灵性的课堂才是温暖的,真实的,神圣的,才能滋养学生不断发展的生命,完善他们的人格与品行。
于网络教育的时代, “办好特殊教育”的集结号正在吹响!立足培智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的需求,我们需要不断修改提升教学主题计划,有序推进网络课程教育,在实践与创新中提高生活语文课堂质量,优化结构教学,学生的发展才会更有动力、更有质量、更可持续!
        参考文献:
1.陶建华《浅谈培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现在特殊教育,2011、2
2.高文 《 情境学习的关键特征及其对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启示》
3.外国教育资料   1997、6
4.解月光《多媒体技术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