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2期   作者:王文转
[导读]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以核心素养为基点所展开的语文学习方案,根据语文核心素质形成所需的条件与特征,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
        王文转  
         文水县实验中学   032100
        摘要: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以核心素养为基点所展开的语文学习方案,根据语文核心素质形成所需的条件与特征,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习,情境,任务设置,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统筹,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活动。在初中大单元教学中,其核心要素就是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展开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前言:当前语文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双线组织单元架构模式,在当前语文教材中,兼顾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使用好教材,以实现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展开相关教学活动。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要坚持核心素养是根本,借助真实情境深度学习,优化信息技术平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而努力。
        一、从单一课时教学到单元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展开语文课程教学时,会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按照课程顺序一课一课的进行教学,对单元设置而并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求语文课程在展开教学中,整个教学活动应该在一个完整的基本链环中,即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的完整链条。在整个链环中,单元设计处于关键的地位[1]。
        在展开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单元的划分并不仅仅依靠教材内容作为划分依据,其主要的大单元划分依据需要立足于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当是整合目标、任务、情景与内容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单位,一个大单元的教学设计是指向核心素养,相对独立且能提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初入学校的学生对校园的好奇心是非常充分的,尤其是从小学到中学的阶段。因此在第一单元的设计中,首先应该安排学生去进行观察,用文字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之后展开课程教学,通过文本了解到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试着模仿,像作者一样对自己的校园进行文字描述。根据这一过程,将教材中的第一单元进行整合设计,以“拥抱自然,热爱生活”为主题,将整个单元进行整合与任务分解[2]。
        这样的学习设计,就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将教材学习与学生生活打通,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出整体的设计目标与内容情境、任务,是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将生活与作品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如何像作者一样进行生活观察、发现、感受、表达,最终像作者一样去拥抱自然,热爱生活。
        二、选择与创设真实单元情景
        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创设出更为真实的单元情境。所谓更为真实的情境设计是基于学生的生活于认知设计出来的,符合学生兴趣的特定环境。通过设定出口为真实的环境,可以搭建此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赋予学生学习活动以生活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编写,都是作者运用祖国的语言精心建构的特定时空,这些时空中包含着情感意义与道理,构建出了作品的特定情境。教师在展开教学时,也要根据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设定出真实的情景。
        以初中二年级的下册的第四个单元为例,在教材中安排了四篇经典演讲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以竞聘某一职务作为情景基础,让学生通过对教材文本的深度研读后,加上特定的拓展性阅读,感受优秀演讲词之间的长处与情感输出,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演讲水平,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深度内化教材内容,实现核心素养培育[3]。
        三、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
        新课标中对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更高,在新时期下,如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主要阵地就是通过使学生置身多样化的真实情景中,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中不断通过自身实践、自我反思中提升自我能力,并通过一定的讨论与疑难问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质疑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后可以自我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借助已有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对复杂和陌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此在大单元教学设计安排中,可以通过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七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中,第一单元主要是优秀的前辈事例学习,因此在教学任务设计时,以《走进先生》为主题展开,主要的教学活动是首先观看《先生》视频,其次深度阅读教材文章,创造出《先生》脚本,之后制作特辑,展现出人物精神。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在教学中通过更为开放性的任务设计,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展开自我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有积极意义[4]。
         四、借助先进的技术创设空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关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知识,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恰当的环节主动获得和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常态。借助先进的技术创设学习空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时间、任务空间、任务方式更加的个性自主化。学生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下,其批判性思维与交流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学生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也使学生的作品价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得到本质提升。在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中,大单元学习设计上,可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平台或环境进行实现。比如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包设定,以单元为核心所设定的学习过程作为基本模型,通过完成任务、活动知识等多功能的智能空间,使学生的学习空间资源更为丰富,教师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完成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总结:在新时期下所展开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坚持内化大单元的大概念,从单一课时教学转向单元教学,以真实情景创设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设计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同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辅助,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提供有利支撑。
参考文献:
[1]贠杭洲. 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20, 438(18):76-77.
[2]廖颖.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1000(007):66-67.
[3]郭继芬. 初中语文创新性作业设计及实施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56(17):0322-0322.
[4]王洁. 中学语文名著导读的问题设计及实施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23(14):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