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维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三迪小学 721004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管教学理念如何翻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然而,目前,有些语文老师在文本解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出现了一些问题案例,直接关系着教学设计的思路,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实效。要上好一节课,解读文本是关键。要正确解读文本,忌浅——浅尝辄止;忌搬——急于看教参或从网上下载;忌偏——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本解读 问题案例 分析 反思
千重要万重要,分析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就没法。目前,我们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无论怎么搞,如果教材分析不透彻,文本解读不到位、不正确,那么课堂注定是要失败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练就文本解读功,不管教学理念如何翻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这法儿那法儿,教材钻研不透就没法儿。”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吃透教材”。
然而,目前,有些语文老师在文本解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文本解读典型的问题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太阳花的品格仅仅是有顽强的生命力吗?”——文本解读的浅尝辄止
如,在一次听课中,一位老师上的是小学语文《种一片太阳花》。她将太阳花的品格定位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上,反思这样的解读是不到位的。其实,这篇课文不仅通过“在夏日酷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花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越是炽热,它开得越加热情,越加茂盛。”写出了太阳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通过写一朵太阳花只能开一天,“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是另一批新的、成熟了的花蕾”写出了太阳花新陈交替、前仆后继、团结向上的精神,正是因为每一朵太阳花都具有这种精神,才使得“太阳花的事业,这样兴旺发达,这样繁荣昌盛”。如果这样解读文本,才算透彻、到位。
那么,将解读停留在文本的字面上,一目十行,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忽视文章的艺术性、内隐性,缺乏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这是当下文本解读最常见的现象。当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能否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厚度与深度。教师应在大量占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遵循一般阅读规律把研读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方能在课堂上成竹在胸,驾驭自如。
二、 “《劳动的开端》还能理直气壮吗?”——文本解读的“拿来主义”
《劳动的开端》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选自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当时,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这篇课文伴随着几辈人的成长,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让我们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与新社会的优越。2004年第2版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中,这样写道:“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到哪里都受到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小在生活中磨炼的自强自立、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但是,当“现代包身工”形象重演,当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当一个个煤矿工人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时,民工被拖欠工资,甚至被打时……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会做何感想呢?
不能回避现实!关键是我们面对文本,怎样去挖掘它的价值。这时我们就应该采取一种基于读者崇拜的阅读姿态,以读者为核心,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关键我们能否自圆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阅读都是误读。
”(美·哈罗德·布鲁姆)这时,我们就不妨误读一回:
中国现阶段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工的不同,也就必然有一部分人干着脏、苦、累的活儿。“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我鼓起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这不是一种自强自立的体现吗?在当妈妈给我打来洗脚水时,在当妈妈问我饿不饿时,表现出来不正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吗?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看到的是自强自立、懂事、热爱劳动的小男孩形象。我想这是作为现在的《劳动的开端》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吧。
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教参,依赖名家的理解,教参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名家怎么讲,我也怎么讲。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能力,一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是目前教师对文本解读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应在参照前人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以便在教学中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张迎善的手是丑陋的手吗?”——文本解读的曲解误读
《一双手》这篇课文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粗糙的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在一次小学语文赛教中,一位选手解读出“张迎善的手是丑陋的手”,将“丑陋的手”四个字板书在黑板上,我们说张迎善的手粗糙,不美观,但不能用贬义词来形容他的手,如果用贬义词,价值取向就会出现问题。其次,她在帮学生认识44.5垧有多大时,说44.5垧相当于44所学校,这样说不准确,因为东北地区人们认为1垧约为15亩,学校有大有小,不能武断地说“44.5垧相当于44所学校”。原因是这位选手不知道1垧有多大,在评委提问她“一垧”大约是多少亩时,她含糊其辞,不能准确回答,
可见,这位老师没有准确地解读文本。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文本”不是“沉默”,而是一个会说话的主体。一旦产生,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就不是一个任人揉捏的面团,有它固有的文本意义。因此,文本的解读必须在充分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本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象走进文本内核。只有这样,课上的引领才不会背离作者的心灵轨迹,教学才不会曲解作者的本意,文本——作为教学的范本才能真正发挥出自身的特殊作用。
四、“《热带鱼》还是一首诗吗?”——文本解读的脱离文本
记得以前听一位教师上一年级《热带鱼》一课,只花了几分钟的教学时间,要学生读课文并说说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就补充了很多有关热带鱼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欣赏,像是走进了海洋世界,最后还让学生戴上头饰扮演热带鱼,而对于文质兼美的原教材是如何用诗的文字写热带鱼的,则不再研读、品味、积累。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折射出该教师对文本本身的脱离,而却对那些课外的补充资料情有独钟,青睐有加,造成了喧宾夺主的尴尬。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扩大了创造的空间,为阅读教学注入清泉,“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的渐成经典,“主题教学”深入人心,课外拓展满天飞。于是,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倾向。将课外大量的所谓相关知识引进来,东拼西凑,喧宾夺主,超然象外,搞所谓的“资源整合”、“拼盘教学”,忽视了文章的主体性、本源性。
综上所述,文本解读的深浅、正误、粗精否,直接关系着教学设计的思路,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实效。要上好一节课,解读文本是关键。一节课上得形式再多,理念再先进,方法再新颖,文本都没有彻底解读,那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教师应正确解读文本,忌浅——浅尝辄止;忌搬——急于看教参或从网上下载;忌偏——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王晶.整体感知与文本细读[D].河南大学,2013.
[2]辛丽春.论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5.
[3]王素英.学校语文的有效备课[ J].新华教育导刊,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