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西安市未央区长乐第二小学 710018
摘要:将富有创新理念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只有真正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心智发展阶段的状况,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指导学生高效运用数学错题资源,以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为目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错题应用价值、错题运用策略
引言:
数学本身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相对其他学科,其知识点显得尤为复杂和散乱,因而要使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小学数学知识学习框架,可以合理运用错题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概念中的深层逻辑,提升自我纠错的能力,归纳良好的解题方法,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动力。在深层次的巩固和强化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利用价值
(一)构建知识体系,促进思维发展
错题,总体上可以说成是学生在做作业或测试的过程中因为解答过程出现错误而生成的题目。如果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及时对题目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和纠正,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1]。于学生而言,错题的高效运用,第一可以调整和纠正学生思维上出现的错误,将知识的关联性传递给学生,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因为对问题逻辑的认知不清造成的错误;第二,在反复的分析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进行强化,避免因为前后知识点的混淆导致错误的出现,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第三,借助错题,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分析和纠正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习惯,相对于简单的错题订正,搭建一个错题资源应用体系更能使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题目所要考查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合理利用错题,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错题资源,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效率。错题的存在,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当前学习中产生的模糊或错误的认知,将学生的疑难精准反馈出来,从而教师在获得反馈信息后能够及时地补充知识点,提供材料说明,聚焦学生做题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抓紧时间补齐短板,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避免类似错误重复出现。此外,错题资源的高效利用还能够帮助改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利用策略
(一)培养学习习惯,正确使用错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以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前提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引导,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错题,科学合理地利用错题,让学生在纠正和反复训练中正确审视自身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在探究和分析的过程中对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答题规范进行专项训练,从而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归纳错题,将整理完毕的错题按照题型的不同进行记录,在空白处写上解题过程的心得体会和错误原因,从而对该类型题目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
(二)发挥合作优势,分组整理错题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成绩、针对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实行依据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发挥带头的作用,根据题型的难易将组内成员中易产生错误的题目进行归纳整理,定期讨论和更新,从而帮助同学消化错题知识。教师在某种程度很难全面监督学生的错题整理工作,因而通过组内协作,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错题的能力,并且在相互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学习到更加高效的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做题的效率。
如选择题类型,学生很容易因为知识点混淆而对题型理解不清,小组成员在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下,探索各种题型,从而形成选择题答题的技巧。
例1:两个小数的和与这两个小数的积比较()。
A.和大于积
B.和小于积
C.无法比较
学生从这类题型总结出,可用举例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即运用一个特值,假设两个小数都是纯小数0.1和0.2那么它们之间的积就是0.02,它们的和就是0.3,因此就能够得出答案为A选项。
例2:用一张长12cm,宽8cm的长方形纸,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图形是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cm。
A.24
B.12
C.32
学生从这类题型总结出,可利用图形结合代数式的方法来直接判断。即画出一个长12cm,宽8cm的长方形,然后在中间画一条线,将长划分成4cm和8cm,就能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即可得出剩下的长方形为(8+4)*2=24cm。
(三)注重分享交流,学生讲解错题
教师要高效应用错题,发挥出错题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纠正的过程中获得解题的正确方法,形成良好的逻辑思考能力[2]。教师可以让分组的学生整理出几个经典的错题,上台进行讲解,说说自己出错的地方,通过纠正后形成的解题思路,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加强对错误点的印象,避免在类似的题目中再次犯错。
如学生提到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疑惑:饲养小组养了12只鸭,3只小鸡,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几倍?他不理解为什么“12÷3=4”后面不写“倍”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理解的同学进行解答:因为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得数后面一般写的是数的单位名称,才能准确表达出这个物体的多少、长短、大小等,如本题的“只”,不写“倍”是因为其不是数量单位。解答完毕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到书本材料中,并将例题记录到书本空白处,并进行注释。在学生的分享中,其他学生也能够通过他人的观点来反思自己学习方法的不足,吸收和借鉴有效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四)定期检查督促,做到因材施教
在错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落实好讲解的任务,使学生能够对某类典型错题形成准确的理解,规避相同类型题目的错误,而且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平时学习习惯良好、学习自觉性比较高的学生只需要稍加引导即可,对于部分学习比较被动,不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学生要多加督促,勤于检查,对于学习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以优等生来带动后进生。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利用是发挥教学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归纳利用错题资源的能力,在反复的思考和翻阅过程中消灭知识的盲点和薄弱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俊和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J]. 天津教育, 2021,(10).
[2] 林钟玲. 渐进式培养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