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娟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水龙社区地祥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展开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将阅读的知识内容在实践中积极应用,强化学习实践,获得更为积极的学习体验,整体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进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文章基于此点,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对他们的有效指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展开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为透彻,实现阅读能力的增强。
一、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加深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整体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让他们在阅读中多元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情感内涵,最终实现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与领悟。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在文本创作中积极展现,能够加强他们的阅读体会,丰富他们的读写素养,最终强化他们的学习效能。
2、增强学生阅读写作兴趣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读写的有机结合能够让阅读和写作在逻辑上形成统一,让学生基于阅读基础展开写作实践,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得他们的学习过程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驱动学生积极投入于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将阅读知识加以综合、有效应用,进而实现他们阅读与写作积极性的提高。
3、帮助学生掌握读写方法
优秀的阅读与写作方法能够创新学生对文本知识的解读与实践,学生在阅读中能够针对文本内容作深层剖析,会对文章的谋篇布局、情感诠释、立意中心、技巧方法等东西作多元解读,结合这些元素去解读文本,不仅可以实现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还能让学生构建与写作相关的知识框架,促使他们在后续的阅读与写作中得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最终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增强。
二、现阶段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开展的困难及成因
1、教师对读写结合缺乏准确定位
要想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就一定要对读写结合有一个精准的定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这一方面是存在着诸多困难。究其根源,这些教师并没有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心展开教学,他们不注重对教学资源的充分挖掘,使得他们对新课程标准缺乏精准解读,这样就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自然读写结合的开展存在困难。
2、读写结合与教学实际相悖
很多教师在展开读写结合时候,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并没有形成逻辑性上的统一。换言之,很多教师并不能将读写得以完全落实,使得理论与实践相悖。究其根源,还是教师无法找准读写的完美结合点。没有这一结合点,就无法引导学生展开全方位的训练。所以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比较淡薄,二者无法形成统一,自然读写结合的开展存在困难。
3、学生读写结合的兴趣难以激发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很多教师在展开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时,学生的兴趣都没能得以展现,究其根源,还是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优化,不注重在这一方面对学生作积极引导,致使学生没有读写结合的意识,所以他们过于关注阅读内容及语言的分析,在结构及立意方面缺乏关注,自然无法构建整体阅读的意识,使得读写结合的开展存在困难。
三、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读写结合
(一)以读促写,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展开写作练习
1、借助仿写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它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此,在读写结合模式的实施中,教师应该借助仿写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让学生对写作技巧展开理性分析,结合阅读文本,对其中的表达手法作深层剖析,在向他们讲解基本的写作技巧时为学生布置仿写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多元表达。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荷花》时,文章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具有极高的探究价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写这一段落,让他们使用比喻句与排比句写一个植物。而学生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产生深层的感悟和体会,会基于这一段文字中的写作手法作多角度分析,然后展开多元仿写活动。学生通过仿写,也能加深对写作技巧的掌握,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2、借助续写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优秀的文章一定是具有逻辑性的,所以在以读促写的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培养与锻炼。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续写活动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让学生基于原文,在表达的时候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写出优秀的文章。所以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对原文作深层解读,结合原文中呈现的故事逻辑进行续写,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对人文阅读的理解程度,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麻雀》时,文章以“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为结尾,但是这对麻雀的结局如何?猎狗后来是否回来了?老麻雀又是怎样将无法飞起来的小麻雀带回鸟窝的?这些在文章中都没有呈现。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篇文章,带领学生展开续写活动,让他们结合原文中的逻辑思维展开续写,尽可能地让整个故事作完整表述,将故事的结局给完美呈现。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他们能够获得诸多感悟,强化逻辑思维,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以写促读,在写作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1、通过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对文章某一段的鉴赏,很多时候学生对这些文段的鉴赏并不积极,所表述的内容也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还是他们对文本的领悟能力比较差。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写作技巧的分析来提升他们对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让学生去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对文字的深层理解,进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十分值得借鉴,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对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作了全面的呈现,使得小兴安岭的美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因此,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这篇文本的写作技巧作深层解剖,明确作者谋篇布局的技巧,体会作者流露自身情感的过程,让他们通过技巧分析来感悟作者写作的意图,结合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中的内涵和意蕴,加强对这些句子的描述,创新自己的理解,对文章的内在意蕴作深层解剖,最终提升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
2、通过换位思考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学生在阅读中因为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所以他们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掌握并不是很强,使得他们很难独立感知文章所呈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写作练习,让学生寻找文章中的细节之处,从这些细节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情感基调,通过换位的方式来加深他们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实现他们阅读能力的增强。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教师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他们会认为写秋天就是表达作者的悲伤、忧愁之情。对此,他们对这一文本中心的理解方向也是有误的,因此,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尝试换位思考,让他们想想自己看到下雨是什么样的心情?或者如果在开心的时候遇到下雨天会怎样?在难过的时候遇到阳光明媚又会是怎样的?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作深层思考,结合自身的写作实践对文本作深层解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够产生新的感悟和体会,他们会发现作者并不会因为秋天的雨感到悲伤,反而是喜欢秋天的雨,甚至会因为秋天的雨的到来而感到快乐和开心。在这样的认知前提下,学生就会对这篇文本的中心作以下诠释: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雨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能够加深自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丰富他们解读文本中心的技巧,最终实现他们阅读效能的增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实施读写结合策略。首先,教师应该认知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其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分析读写结合实施存在的困境;最后,结合这一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实施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活动,充分发挥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加强他们对文本的深层解剖,强化他们对阅读知识的应用效能,逐渐完善与之相关的语文知识框架,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荣.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上),2019(12):48.
[2]杨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导入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9):127.
[3]杨婷,刘小芳.探究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9(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