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开展好思想政治—以“活力津城,魅力乡村”社会实践为例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2期   作者: 张晓蓓
[导读]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载体,是大学生实现思想意识行为转化的主要渠道之一。
         张晓蓓
         天津商业大学 300134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载体,是大学生实现思想意识行为转化的主要渠道之一。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深化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要探索以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实现与思政教育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思政育人功能,建立各方参与的活动机制,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教育,创造性的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 调查研究
        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具有开拓性的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人群。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更应有理想有担当,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载体,是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提升思想品德,实现思想意识行为转化的主要渠道之一。新时期、新时代赋予大学生新的使命和要求。在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现阶段,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将实地实践观察与思想认识提升相结合,突出活动导向性,坚持从思想政治引领出发设计开展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对于育人工作尤为重要。
         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人们应该做什么很不该做什么的基本。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引导青年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一) 有利于深化文化素养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了解国情民情、提高认识。青年学生围绕普法宣传、科技支农、教育关爱、文艺普及、医疗服务、
生态治理、敬老助残、社区服务等开展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能够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明确自身的时代使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深化文化素养。
        (二)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高校通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增强了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增进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感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实践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有力的强化,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自己的调研、观察、宣讲、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生动、直接的社会实践教育形式,往往能够实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激发他们勤学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开展好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探究
         (一) 以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实现与思政教育的良性互动
        社会实践不仅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专业技能的途径,更是增强思想认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课堂。社会实践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实现与思政教育的良性互动。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更加理性客观、更加全面正确的思想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将思政教育列入项目计划,有意识的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要注重培养脚踏实地的作风,让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更好地接触社会,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社会实践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载体和平台,思政教育工作为社会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方向,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开展好社会实践要实现与思政教育的良性互动。
         (二)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思政育人功能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应自觉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既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塑造学生品格和美德,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大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实践的意义,在实践形式与方法上,突破“以教师为主”思维方式,有效地向“以学为主”过渡。指导教师要重视实践中的思政元素,做好新时代的理论政策宣讲、国情调研等内容,青年大学生培养为更应有理想有担当优秀的接班人。同时在实践中可以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的教育,在观察实践中引导学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建立各方参与的活动机制
        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就必须建立共同协调参与的活动机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在此基础上要注重与社会实践教育的联动,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资源,把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课堂。目前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科技文化宣讲、三下乡活动等不断开展,使学生们能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真实的社会情景,锤炼了学生的品德意志,促进良好的行为的产生。
         (三) 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了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线上充分利用好“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开展好学习宣传活动,借助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qq平台等,开展多元化宣传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网络的运用对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注重教育的宣传,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对实践过程中涌现的优秀人物,先锋事迹、典型做法等内容的进行宣传,可以使实践中的思政工作更有影响力,传播的更广,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化自觉自信,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三、 以“活力津城,魅力乡村”-助力“十四五”新征程社会实践为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活力津城,魅力乡村”社会实践,是以聚焦天津市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天津的城市及乡村发展情况,服务设施配备情况,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国家惠农政策。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查、村民访谈来了解当地脱贫过程和振兴情况,以药事管理专业为特色,通过药品知识和食品开展安全宣讲、发放宣传册等公益活动帮助村民提高对医疗卫生的认识,通过助学支教、入户辅导等形式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实践活动中,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通过探访党群活动中心,了解普法宣传、道德讲堂、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深入学习体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为民服务的意识。参与实践的青年学生与村内老党员开展座谈会,了解他们对近几年来村内及国家变化的感受,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实践中通过走访村庄等,了解乡村的家风家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注重观察调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加强有形有效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思想引领效果。在实践结束后,做好典型选树工作,挖掘活动中的好做法、好人物作为鲜活案例,进行宣传,引导影响更广泛的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更好的为社会服务。通过实践活动既传播了专业文化知识,又使大学生接受社会优秀文化的哺育,既服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服务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研究[J].科教文汇,2020(4):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