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12期   作者:杨旭
[导读] 美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要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尝试着用多种方式创造美,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阵营。
        杨旭  
        湖南省泸溪县第二中学    416100
        摘要:美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要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尝试着用多种方式创造美,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阵营。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对各种事物是否具有美感进行评估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内涵日益丰富,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被打破,教师要以“生本思想”为引领组织教学活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美术知识,还要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美的熏陶与感受,感受美术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所以,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把素质理念树立起来,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提升上来。
        一、培养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分析
        (一)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升形象思维能力
        学习了一定的美术知识之后,初中生会对美术创作的特征、形式等产生了解。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同时运用多种艺术方式,让自己的作品更有感染力,逐渐达到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艺术美。
        (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美并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主观感觉意识,初中美术要以传授技能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与审美情趣,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选择的工具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利用环境资源对学生的创新活动予以支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鼓励学生用美术的形式表达情感。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路径
        (一)通过新媒体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绘画、欣赏”等内容,而新的美术课程根据美术学习活动划分为4个学习领域,包括“造型—表现”课程、“设计—应用”课程、“欣赏—评述”课程和“综合—搜索”课程。其中,“欣赏—评述”课程与“综合—搜索”课程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课程,能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了解新媒体艺术,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欣赏—评述”课程加入新媒体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学习摄影艺术,掌握相关新媒体技术,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使用照相机、手机、摄影机、DV拍摄和录像。而“综合—搜索”课程加入新媒体艺术创作,指导学生掌握处理图片的方法,学习动画制作的相关软件,对收集的美术作品进行加工制作,同时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在“综合—搜索”课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学生在收集素材与户外拍摄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应告知学生早做准备,同时注意外出拍摄时的组织纪律和出行安全。学生在第二课时需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掌握美术课程的相关软件。除了培养学生基本技术,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课程内容需要按三步进行,即感知和体验、创作和表现、评价和反思。

“欣赏—评述”课程重点在于感知和体验新媒体艺术,而“综合—搜索”课程重点在于强调“评价和反思”“创作和表现”。这两个环节体现了新媒体艺术教学课程的完整过程,能结合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能力创建美术课程“新媒体艺术”模块。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下,学生能学会视觉化欣赏与评判,得到非常丰富的艺术体验,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互动性创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转变授课方式,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美术教师需要及时看清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手段的本质,跟上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潮流,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以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工作指导,转变自身授课方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美术教师需要明确,对初中生而言,兴趣仍旧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学生才会主动地投身于美术学习活动中。为此美术教师需要对已有的教材内容精心研读,结合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认知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为线索,获取更多生活中的美术素材,让学生可以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认识到美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进而可以更好地融入学习情境中。
        例如,在“色彩与生活”这一课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在授课前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在课后生活中留意观察各种各样事物的色彩,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并且思考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分享各自在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时的体会,交流看法。接着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形象的生活化情境,并引导学生:“大家都知道我们平常在装饰家居时,会考虑到色彩这一元素,你喜欢现在家里的色彩装饰风格吗?如果将设计的任务交由你手上,你会使用到哪一些色彩呢?”这样的问题设计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贴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展开联想,有方向地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重难点知识并为学生讲解,比如有关色彩的搭配,基本的色彩知识和规律等。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计图,随后结合学生的作品展示再次和学生互动:“通过这样的色彩设计,你想营造出一个什么样的居家氛围?”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温暖、和睦、亲切”等;教师再提问学生:“你还可以利用哪些工具让这样的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纷纷发散思维,提出更多想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更加浓烈,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能够顺利完成关于色彩的学习和应用,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得到发展,创新意识也被激发,审美能力得到锻炼,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进行合作鉴赏,强化审美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对鉴赏教学方式进行更新。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鉴赏美术作品,并在这一过程中自主进行互动。首先,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全班学生分为一定数量的学习小组。接着,把学习任务分配给这些小组,并把鉴赏的素材发放给他们。鼓励小组有秩序的展开美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在主动交流和探究的过程中,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体验,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文化意蕴的理解,把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全面提升上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民间美术作品、工艺品等相关的素材提供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鉴赏,领悟其中蕴含的美术意蕴和美术技巧。让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对民间的美术资源中的文化内涵的感知和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是初中阶段重要的美育学科,因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就显得至关紧要。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初中生审美意识和能力,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娟娟.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王莉.新课程下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新课程(中),2019,{4}(11):218-219.
[3]陶蓓.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才智,2019,{4}(25):65.
[4]唐双双.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8,{4}(A1):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