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争艳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 322000
【内容摘要】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对孩子一生都有着不可估良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是人生道路一个重要转折。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适应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入学适应的情况会影响孩子后续的学习与生活。本文主要围绕“学习准备期”对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从学习、行为、情绪、人际方面的适应以及对学校的态度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使一年级的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培养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学习准备期 好习惯 幼小衔接
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对孩子一生都有着不可估良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是人生道路一个重要转折。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适应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入学适应的情况会影响孩子后续的学习与生活。正如古语有云:“养其习于意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意思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为其一生的大业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学习准备期”?“学习准备期”主要通过“学科课程”和“综合活动”对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教学方式以游戏、活动为主,使孩子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良好的入学适应并非只有学习上的适应,还包括在行为、情绪、人际方面的适应以及对学校的态度。
一、学习上的适应
怎样判断孩子在学习上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主要看孩子在学校是否能够安心学习,认真听讲,能独立、按时、按要求地完成各项作业,对学习有关的活动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及时做好学习准备,能否掌握知识。
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用儿童化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有意思的教学情境吸引孩子的学习注意,并且设立“个人红星榜”等竞赛模式,及时鼓励表现优异的孩子,激发孩子课堂认真听讲地兴趣,养成孩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
会学习的孩子应该会倾听、善发言。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我们应当在孩子初入学的第一个月,即学习准备期放慢教学进度,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爱表现,甚至在别人发言的时候也会高高举起小手,嘴里还发出“我我我”的声音,为了就是得到老师的关注。也有的同学随便起身,低头摸小动作,根本不管课堂纪律。如果任由其散漫发展,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为大大降低,并且会滋生出一批上课不好好听讲的习惯的学生。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便尤其重要。示意孩子,当别人发言的时候,认真听讲才是一种好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用同伴榜样的作用,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到上课应该认真听讲。
2.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能力。
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有的孩子大胆敢说,而有的孩子却胆小害羞等各种原因谨慎怕言。针对各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入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并且在课堂上加强学生说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课堂上,我们要创设安全的发言环境,不能因为孩子发言错误而批评。对于敢说的同学,我们要给予肯定,让他们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同学。而对待那些胆小不善言的孩子,我们应当用温柔的目光、鼓励的口吻,并且加以及时点拨,只要孩子肯开口, 我们要及时肯定,增加孩子们说的勇气与信心。
二、行为上的适应
行为上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于学生在学校表现出一些积极的社会行为,如合作、助人、分享,没有或极少出现问题行为,如打架、破坏纪律等。
一年级的孩子处于他律的阶段,缺乏自我管理意识,不懂得自我监督。因此,他们不能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需要老师反复强调。初入学的学生在行为上的准备包括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时间观念、文明行为、正确举止。在学习准备期,教师应当采取儿歌的形式,将纪律要求等在儿歌中进行渗透,以讲故事等有趣的形式教育孩子,潜移默化地使孩子认识到在学校里要遵守纪律,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除了遵守纪律,在行为上还要讲文明懂礼貌,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更要尊重长辈与师长,要关心身边的弱者和需要帮助的人。同学是学习的伙伴,每天在一起学习,大家要团结友爱,学生上、生活上谁有困难要互相关心、帮助,谁忘了带学习用具,要主动借给他,在学校里不要与同学闹矛盾,更不能打架驾人。教师利用晨会、午休时间可以多讲一些科学家、伟人或英雄小时候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的事,引导孩子向科学家、伟人和英雄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当然,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我们切不可有过高的要求,要以鼓励肯定为主,比如要求他们写作业的时候坐端正,但不可以安排过长的时间,要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动,或者适时地安排放松的时间。在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完成学习任务。在给孩子们讲解时应尽量使用直观的实物、教具、图片等帮助孩子理解,加深他们的印象。
三、情绪适应
“情绪适应”适应良好的表现为在学校或谈及学校相关的事物时,大多数时候情绪体验是积极的。
一年级的孩子情绪外露、较少掩饰,很容易起伏不定。可能老师无意间一句:“某某同学没有认真听讲,要批评”,孩子都会郁闷很长时间,甚至会不愿上学。 这就能想到每个新学年开学时,总有部分孩子上了一段时间后便想尽办法不愿上学,不愿进校门。
一年级的孩子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容易出现“尴尬”的场面。比如孩子在父母离开后在课堂上大哭大闹,严重影响课堂纪律。
作为一年级的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性格的孩子对情绪和表达感受的方式有一定的差异。相对外向的孩子,内向的孩子更敏感。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教师应当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早日适应新学校的生活。
1.创造机会及时鼓励
教师有意地给每个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是绝对的权威,他们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无所不能,他们愿意服从老师的要求,积极性更高,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老师不能吝啬任何一个表扬。简单的一个点名表扬就会让孩子很高兴,反之就会很失落。
2.结交朋友爱上学校
孩子新入学的时间,教师应当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的经历。了解哪些孩子是同一个幼儿园的毕业的,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等,以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孩子喜欢上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教师也要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引导:“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小学了,要学会很多的知识,多了不起啊!”“你一定会交到很多的朋友,认识更多的字,学会更多的本领、读更多的书”。当孩子在情感上接纳的新的学习环境,新的班级、同学,才能以更好更饱满的情绪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四、对学校的态度
初入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带领孩子参观校园,使学生尽早适应新环境。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所以,学校环境与幼儿园环境差异越小,或者孩子事先对新环境了解越多,更容易有效缩短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时间。
学生对学校的评价在很长时间内受到第一印象的影响。孩子新入学的时候,教室进行精心的布置,学生一踏进教室便会爱上这里。如果在孩子第一次接触校园时就发现了校园的有趣之处,很容易让学生对学校有好的印象,更加容易适应新的学校。
好的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习惯都要每一堂课、每一天引导、落实、培养,“入学准备期”即新入学第一个月,使孩子早日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是首要关键,当然要想落实这些好的习惯,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要将这些做法坚持到今后的每一堂课、每一天,坚持到每一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