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图书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邓宇峰
[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于2014年12月落成,至今已运行七载

        邓宇峰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上海闵行 201100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于2014年12月落成,至今已运行七载。李政道图书馆既是一座图书馆,更是展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传奇经历的博物馆,是收藏李政道教授毕生积累的档案馆,是体现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艺术馆,是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技馆。开馆以来,凭借“五馆合一”的独特定位,李政道图书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了传播科学精神,陶冶高尚品格与情操,丰富校园文化,激励学子奋进等作用。本文拟对李政道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及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 思政教育

        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在闵行校区落成,这是一座综合性的科学家纪念馆。李政道图书馆具有和一般科学家纪念馆不尽相同的功能定位,它集五馆定位于一体,融五馆功能于一身。李政道图书馆自建立之初即承担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理学馆的功能,是一座具有完备借阅、阅览功能的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还在馆中常设“以天之语,解物之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以图文、实物、互动多媒体等方式展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传奇经历和诺贝尔奖章、证书等珍贵藏品,是一座主题鲜明的博物馆;2011年李政道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捐赠协议,将他所拥有的资料全部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如今这些资料就存放在李政道图书馆中,是一座完整收藏科学家资料的档案馆;李政道教授倡导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他与吴冠中、李可染等著名画家相交甚笃,创造了大量科艺融合的名作[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编《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作为一座艺术馆,每位来到李政道图书馆中的读者都可以从这些名作中体悟科学与艺术融合之美;李政道图书馆还是上海市及闵行区两座科普基地所在,以物理学为基础,每年举办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李政道先生的科学精神。这样独特的“五馆合一”功能定位与自身优势,使得李政道图书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发挥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李政道图书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体现
(一)传播科学精神
        李政道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他探索求真,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等诸多领域作出了许多“开创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工作[ 路甬祥《为推动我国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辞辛劳殚精竭虑》,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编《李政道教授八十华诞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他勇于创新,与杨振宁教授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人类探索世界指明了一条新途径。他治学严谨,勤耕不辍,86岁荣休时还在发表学术论文[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编《李政道科学论文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他非常喜欢杜甫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是他献身科学事业的真实写照。科学研究是长线作业,需要一代代科学工作者们长期投身科学事业,更需要青年学子学习前人的科学精神,以激发自身的进步动能。李政道图书馆自建馆就把传播李政道教授的科学精神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是高校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支柱。
        
(二)陶冶高尚情操
        李政道教授认为,“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编《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页。],“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李政道教授致力于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自1987年李政道先生推动创立的中国高等科学中心举办第一届国际科学学术会议开始,每一年李政道先生都会邀请国内名家根据科学会议的主题进行创作,吴冠中、吴作人、李可染、黄胄、袁运甫、常沙娜等大师具参与其中,共留下21幅珍品。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嘉庆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美育工作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是更加全面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要求,美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李政道图书馆传承李政道教授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思想,并将它融入馆舍的建设、展览、阅览等多个角度,步入李政道图书馆首选看到的就是根据吴冠中先生的画作《对称乎?未必,且看柳与影》创作的雕塑,步入二楼的阶梯扶手与大屏幕联动,各位名家的画作可一一欣赏,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陶冶读者情操。
        
(三)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虽然不是社会主流文化,但却在培育人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校园文化要通过形成独特氛围,注入优良品格,滋养人文精神来规范行为,形成正确价值观。这并非朝夕之功,但好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可以在长时段中影响人才培养。上海交通大学是全国最早倡导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 眭依凡,俞婷婕,李鹏虎《大学文化发展和建设历程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脉络》.《中国高教研究》,2015(10),第8页.],李政道图书馆也长期通过传播李政道先生事迹,举办学术性讲座等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依托“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每年根据科学主题举办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助力人才培养。


        
(四)激励学子奋进
        李政道教授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仅有31岁,这不仅是因为李政道教授物理学领域的绝佳天赋,更与他个人的努力分不开,李政道图书馆中展出了他的名言“累才睡,醒则干”,这是他数十年从事物理学研究工作的侧写,也是他在众多物理学领域能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李政道教授心系祖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自1974年回国开始,先后建议设立少年班,博士后制度,创建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简称CUSPEA),设立“?政基金”,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的建立,促成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倾力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2011年,他捐赠全部资料给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李政道图书馆,以飨后学。李政道教授为了科学奋斗,为了祖国奉献的精神,正是激励每位学子攀登科学高峰,报效祖国。
        
二、李政道图书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特点
        李政道图书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与传统的课堂式思政教育不同,传统的课堂式教育主要采用单向直接的教育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受众,从而构建起受众的知识体系[ 张婷《高校博物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硕士论文,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第24页。]。而李政道图书馆在教育方式上则有其自身特点。
        首先,李政道图书馆将李政道先生捐赠的资料和李政道先生的经历以陈列展览的方式向受众进行展示,相比较课堂式教育更为直接,在展览中受众可以亲手触摸诺贝尔奖章,通过3D建模的方式观察诺贝尔奖章和证书的诸多细节。在展览中还可以看到李政道先生少年时读过的科普著作,读书时的考卷与笔记,从博士论文开始的300余篇科学论文信息,再现李政道教授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的场景等重要展项。同时应用互动多媒体,幻影成像,虚拟展厅导览等数字技术,增强展览的生动性,使得受众获得教育的兴趣大大增加。
        其次,李政道图书馆为全开放式的空间,展览无处不在,分布于馆中各处。受众可以自主选择参观的时间,参观的项目,参观的内容,甚至可以在学习阅览之余随时进行参观。不像课堂式教育一般定时定点,适应了当前社会时间碎片化的趋势,使得思政教育的内容更加灵活可变,教育受众更加自主。
        
三、李政道图书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作用的制约因素
        当前李政道图书馆在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作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五馆合一”的功能定位不够鲜明,五馆的内容不够丰富立体。比如李政道图书馆的阅览空间还不能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比较单一,作品形式较少,缺乏足够的说明;科学普及还未能形成系统,物理学科普的体系不够完整,科普力量不足。
        其次,李政道图书馆目前共有超8万件的藏品,并且新征集藏品数量也是逐年递增[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编《李政道图书馆2020年度报告》,内部资料,2021年。],藏品揭示与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速度还不够。很多展现李政道教授赤子情怀的资料与藏品不能够及时的在实体场馆中进行展示。
        最后,展览形式和教育活动设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李政道先生倡导的科学与艺术融合思想相关的展览展示和教育活动设计创新度还不够,覆盖面还不够广,植入高校教育的程度还不够深。
        
四、未来发展建议
(一)深耕“五馆合一”特色定位
        首先,李政道图书馆集五馆于一身的功能定位,是它区别于其他单一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馆舍类型的重要特点,也是李政道图书馆最具特色的主题之一。以博物馆为例,根据相关统计,中国高校博物馆数量达到400余家,数量还在持续增长[ 赵宏《我国高校博物馆运营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19年,第13页。],在如此庞大数量中脱颖而出,更好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作用,自身特色是极为重要的抓手,以此为基,深耕不辍,五馆合一,五馆都要凸显。
(二)建立藏-研-展良性循环
        其次要从研究出发,加强馆藏研究力量,强化馆藏资源揭示,注重积累馆藏资源研究过程中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并将它及时应用到思政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对新征集的材料,应该立即进行研究判断,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要及时进行宣传展示,这样形成藏-研-展的良性循环,增强科普队伍建设,有力推进李政道图书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
(三)保持创新,聚焦变化
        最后,在展览形式和教育活动设计上,要保持创造力。比如对李政道教授科学研究的展览,除了展示物理学中精妙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理论,还应该让受众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来,将顶尖物理学家进行科研的过程传播出去,以此来激发受众对科学研究更大的兴趣。对科学与艺术融合思想的传播更是要植入高校日常思政教育中去。要成为受众真正听得进,肯动手的好课程。同时要能够及时呼应新需求,后疫情时代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及全媒体矩阵,提升展示效果和服务水平,增强自身影响力,拓展思政教育途径。
        
五、结语
        “五馆合一”定位下的李政道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馆中极具特色的代表,为承担了为高校思政教育贡献力量的重要任务。未来李政道图书馆应进一步挖掘馆藏资源,打造李政道图书馆特色品牌服务,也将深耕定位,建立藏-研-展良性循环,保持创新力等方面综合提升自身功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