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道 姚喜锋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 要:城市公园是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因素。平衡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延续历史文化是城市公园发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方案以邓州人民公园为例,以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角度为出发点,提取范仲淹特色文化元素,并从公园的设计定位、整体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态合理的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宜居性,弘扬特色地域文化,令其成为独具魅力的"城市绿心"。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文化
(一)
城市公园作为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肩负着美化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的重任,也是维系生态平衡、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在城市公园发展历程中,有诸多优秀案例值得借鉴和学习。例如上海徐家汇公园,改造旧建筑“大烟筒”,将历史遗迹与现代景观相结合,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本方案结合优秀案例,以文化、生态为切入点,对邓州人民公园进行景观改造。河南省邓州市地处豫西南边际,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有花洲书院、张仲景故里、福胜寺塔、八里岗遗址等诸多历史古迹。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在邓州上任后,创立花洲书院,《岳阳楼记》由此诞生。范公“先忧后乐”的思想更是邓州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
邓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时代更迭、城市建设发展等原因,文化遗迹逐渐消失,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延续地域文化,当地政府启动古城修复计划,对城市生态和文化遗址进行修复,力求还原古城历史风貌,推动城市经济、生态、文化快速发展。鉴于以上因素,在当地政府启动古城修复的背景下,本课题选择在邓州人民公园进行景观改造,以提升当地生态环境,弘扬历史文化为目的。对于促进古城复兴,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延续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
本方案以生态和文化为主要内容,将范仲淹文化元素和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其中,突出对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根据当地历史背景,提取范仲淹文化作为切入点,设计“忧乐”露天剧场,通过戏曲演出、景观小品、雕塑等手法,充分展现范仲淹文化的思想精髓。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合理搭配资源,展现出三季开花,四季常绿的景象,达到改善气候、净化空气的目的。丰富植物种类,吸引鸟类生物栖息,增加生物多样性。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公园总面积约37公顷,位于城区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公园东部设计合理,内容丰富,整体现代风。但原公园整体游览面积较大,主入口设在东北处,西北边规划布局不均衡,较为空旷,缺乏综合性公园主要功能。部分区域处于荒废状态,设施老化,土地资源比较浪费。
此次选用邓州市人民公园西北场地进行景观改造,占地约6公顷左右。据实地考察分析,该场地周边环绕学校、商业区、住宅区,靠近城市主干道,人流量大。植被种类繁多,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物种丰富。
根据实地调研后发现,场地位置优越,人流量大,为推动地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植被覆盖率高,利用原有的生态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效益。通过对该地块的景观改造,设计文化娱乐、安静休憩、休闲健身等区域,改善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弥补原场地缺乏的功能性。既利用地理位置和人流优势,宣传特色地域文化,又结合绿色生态环境,创造集休憩、健身、娱乐、休闲一体化的公共空间。
设计策略
1. 文化区:以范仲淹文化为主题,设置“忧乐”剧场,采用镂空式的露天设计,增加群众参与性,展现邓州独特的文化资源。周围绿树环抱,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下静心凝思,品悟范公“先忧后乐”的文化精髓。
2. 科普区:整体采用下沉式设计,结合创意雕塑、小品等景观手法,满足科普教育活动的需求。
3 儿童活动区:选用明亮活泼的颜色增加场地特征。在儿童区的花坛上方设置空中走廊,可供行人登高望远。
4. 休闲健身区:设置慢行步道和健身器材,周边设计有廊架,以停坐休息为主,种植攀援植物,增加遮阴效果,可在此晒太阳、聊天、读书、听广播等。
5. 景观植物区:利用原有自然资源结合邓州本土植物,强化景观生态功能,减少维护成本,丰富植物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
方案设计
1. 设计理念
以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为主要设计理念。将绿色生态与历史文脉相互渗透,展现独特的文化韵味。改善空气质量、人居环境,维系生态平衡,满足综合性公园主要功能。运用柔和的曲线设计,营造自然舒适曲径通幽之感。促进古城文化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内涵。
2. 设计过程(设计要点与详细方案设计讲解)
(1)一草分析
一草草图
在一草中通过对周边环境分析考虑,合理规划了各功能区的大概位置,根据区域划分,后期需考虑道路与各功能分区之间存在的联系,增加交通流线的引导性和关联性。
(2)二草分析
二草草图
在二草中可以发现,设计主题尚未表达清晰。已经初步规划了基本路网、场地大小和植物空间关系,但道路分级不够明显,空间布局还需继续深入细化。
在平面定稿中,两个入口都位于西侧。考虑周围有商业区、住宅区和学校,人口流动性较大。因此主入口采用开放型设计,方便游客集散。在入口两侧规划大片绿化带,达到降低粉尘、汽车尾气污染的目的,同时起到遮挡和隔音作用。西北侧以范仲淹文化为线索,设置“镂空式”露天文化剧场。采用戏曲、音乐、演出、雕塑等方式,引起广大市民文化意识的共通。下沉式科普活动区位于东北侧,利用坡地,将座椅和台阶设计合二为一,节约成本,增加场地容纳人数。西南侧的儿童活动区色彩明艳,对比强烈,利于提高儿童色彩认知能力。同时设有休息座椅,以便于家长看护。儿童区南侧是花田景观区,在花田上方设置了一条空中行道,感受不同角度带来的视觉体验。休闲健身区位于东南侧,满足老、中、青年人散步、健身的需求。植物依照空间层次分布,营造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
1. 亮点1
“忧乐”露天剧场可在此举办戏曲文化、音乐曲目、演出,播放文化影片等活动,宣传邓州历史文化,欣赏邓州编演豫剧《范仲淹》。令更多人了解邓州古城文化的灿烂。让邓州人始终铭记这座城市的文化韵味。
2. 亮点2
儿童区域设计有滑梯、秋千、空中走廊。地面铺设彩色安全胶垫,与周围绿地产生强烈的色彩对照、充满视觉冲击和动感,创造出趣味十足的儿童天地。上方设计了空中走廊,行人可由儿童游乐区上方空中走道游览观赏。儿童娱乐、行人游玩互不干扰。
城市绿心设计要有别于城市建设区,要特别突出对现状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增强整体生态景观效果,强化山、水、林、湖、草的和谐统一,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本,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审美为纲,打造诗意效果。
在竖向规划方面,基于对城市绿心地形地貌、园林绿化、用地交通、海绵城市、防洪排涝等现状及规划条件的研究分析,对区域整体竖向进行科学规划统筹、明确竖向控制和衔接要求,最终实现各类用地布局合理、高程衔接顺畅、工程造价经济、景观美好、自然生态等目标。
尊重现状、面向实施,稳定路网骨架和各类用地边界,同时体现差异化,与生态景观融合。秉持精细化设计理念,综合统筹道路公共空间资源,优化构建服务功能。
三、结语
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历史文化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提下需要重点强调的设计核心。本课题充分提取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希望推动当地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历史文脉和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园将以更多全新、独特的方式来提高城市的影响力,推动城市发展建设,营造与美好未来相适应的城市风光。
参考文献
[1]朱继红. 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20.
[2]李晟.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特色的体现与应用[J].现代园艺,2021,44(07):143-144.
[3]韩璐. 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