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伽佳
浙江省绍兴市元培中学
案例呈现
一日午休时间,上课铃响,所有同学都落座开始安静自修,唯独看到小豪同学焦躁不安的样子。他一会儿低头翻找,一会儿和同桌窃窃私语。值周班长洞悉了这个现象做了提醒。好景不长,不一会儿,后排同学也加入了他们的谈论。我心想,肯定发生了事情,轻声上前询问。小豪非常困惑地说:“我的笔袋不见了,而且同桌也帮忙找了,没找到。”后排同学也开始大声埋怨:“我的笔袋也不知道去哪了?”小豪还提供了线索:12点的时候正在座位上,那个时候铅笔袋还在,12点20分回到教室笔袋就不见了。突然有同学举手说:“刚才在三楼男厕所窗台上看到有一个蓝色的笔袋。”小豪出门直奔三楼男厕所,果然找到了自己的笔袋。可是后排女生的笔袋呢?现场鸦雀无声,谁都不敢承认是自己藏起了笔袋。
如何找出这个“始作俑者”,找到第二个丢失的笔袋,这件事的处理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巨大考验。
1.午休时段20分钟的时间,排除其他班级同学串班的嫌疑,不然目标太过明显,只能是自己班,周边同学所为。
2.为何不拿更为贵重的平板(智慧班级配备),而拿走了笔袋?可能并非是偷窃行为,而是一个恶作剧。
3.为何又同时拿走了两个人的笔袋?看来同时跟这两位同学发生过矛盾。
4.怎样的后续教育,能改善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解开他的心结?显然不能批判式的教训,初一学生正值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应该给与保护和正确引导,让他卸下心防,避免破罐子破摔。
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骚动,我先强调了笔袋肯定不会丢,我们再好好找找,也有可能过一会儿笔袋就会出现。然后帮后排的女生借了一些文具应急。与此同时,非常严肃地告诫所有同学:为了维护校园安全,教学楼内也设有监控,任何不文明的行为都会被记录。对于财产安全,我们作为智慧班更需要严肃对待,对不文明行为会一查到底,情节恶劣,会上报德育处处分。这样做,不仅能敲山震虎,也给这位恶作剧制造者一些思考、悔改的时间,也留给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这位同学自己心里也一定很懊悔,也急于弥补,但在这么多同学在场的情况下,没有这个勇气承认,也会害怕别人用异样的阳光看待自己,本来可能只是同学间的恶作剧,害怕被贴上“小偷”的标签。
为谨慎起见,请班长去监控室核实情况,并且转告情况只需向我一人汇报,不可外传。一来给这位同学压力,二来也给其他同学一种威慑,必须“严查到底”的决心。班长从监控室回来后反馈,并未发现实质性的证据。这样一来给我“破案”带来了难度。也需要一些细细斟酌的时间,这个人究竟是谁?那天是周五,不能把事件拖到下周解决,不然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时机,效果大打折扣。正巧下午第四节课是体锻课,我特意安排了自由活动时间,期待笔袋能失而复得。
临近放学,大家开始整理书包,小静突然跑上了讲台,悄悄跟我说她的笔袋神奇地在书包里出现了,并且她觉得能归还笔袋就好,不希望有同学会被处分。听到这个结果,我心里有底了,小静是个比较善良的孩子,这个事件制造者能归还笔袋,肯定有能被教育的机会。在放学总结的时段,我告诉了大家这个好消息,并且也教育了一番,希望事件制造者能主动向我坦白,我们也乐于原谅敢于悔改的人。
放学后,大家陆续离开了教室,一向行事雷厉风行的小阳同学却磨磨唧唧,还特意凑到我跟前有一搭没一搭地问着几道题目。听着他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感觉不太对劲。以前一放学,他会一溜烟走了,今天怎么这么好学?他就是小静的同桌,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我脑子开始闪回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突然想到前两天,我忙着艺术节舞蹈排练,昨天回教室收取作业时,发现小阳同学给我留了字条,上面写说小豪同学偷抄他的作业,希望老师严惩。又再想到小阳在小学是大队委员,又身兼数职,但前段时间班干部、大队委竞选均失利,成绩不够冒尖。同桌小静又是学习拔尖、工作干练,时不时还能参与管理周边同学。两相对比,落差太大,他内心萌生嫉妒和不平衡的心理。
等到其他同学都离开了教室,我单刀直入,“对于今天笔袋丢失的事件,你怎么看?”他先是很错愕,“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停顿了几秒,当我直接跟他四目相对的时候,他吐了口气,如释重负地说:“是的,确实是我做的。”我心里有了底,事情明朗了很多,我拉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来慢慢说。之后,他一股脑儿地道出了这些日子来的困惑。小豪在学习上偷懒,不肯好好用功,他多次劝诫无效。他开始否定自己的能力,对无法约束他有挫败感。小静的指挥式的强势管理,又让他有些不服气,从管理者跌落到被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不适应。他承认了自己用这种幼稚和不理智的方式报复他们,就只想让他们着急一下,也没有想要偷走的念头。他也很害怕事情公开后,被别人会当小偷防,于是在体锻课时间趁着大家没留意偷偷归还了笔袋,也想寻求我的帮助,如何妥善解决,不然自己心底也很内疚。
听他倒了一肚子苦水,我深深感叹他内心的包袱是有多大。他急于展示自己的能力,得到大家的肯定,可惜屡屡挫败。他每每看到他人的错误和不足,只会一味指责,却从来没有自己主动想方法去帮助同学解决难题。
“对于你今天的行为,你觉得做错了吗?”他诚恳地点了点头。“对于你心里的想法,有直接跟小静和小豪沟通吗?”看他低下头的样子,明显缺少沟通的能力,一旦出现问题,只会在心底积压,达到一定程度,就只能利用过激行为寻求心理平衡。“作为小组的成员应该多主动给予有困难同学想办法去解决才是真正的帮助。你知道小豪抄答案的原因是学有困难,在平时作为成绩相对优秀的你,是否可以主动帮助他讲解难题?”小阳依旧低着头,轻轻地“嗯”了一下。“你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如果对小静的管理方式有不同意见,也需要及时沟通和交换,指不定她能采纳你的建议呢?”“你需要打开自己的心房,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们。那么你知道怎么解决吗?”他抬起了头,眼睛变得清澈,肯定地说“我会主动跟他们道歉,希望他们能原谅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可是……”我了解他所担心的问题,答应他私下帮他一把。
事后,我牵头私下让小阳同学和小静、小豪分别进行一次深入谈话,主动道歉,并且得到了两位同学的原谅。在之后和小静的沟通中,她也谈到了自己在今后处理问题时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再自我中心,指手画脚,相互指责。而小豪同学也很开心,从此多了一个能答疑解惑的好榜样,学习上更有信心,保证不再做抄袭的不文明行为。在接下来的一次班会课中,以“我为小组添光彩”为主题,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在班会中通告了事情已经圆满解决,并且大家也认为对能主动承认错误的同学给予改正的机会。同时引导同学们如何用正确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主动跟他人沟通。“我为小组贡献一二事”环节,让大家感受到小组成员对集体的付出,看到他人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在之后的一个学期,小阳同学主动帮助同学。小到水壶打翻,他第一个拿拖把帮忙拖地,同桌收交作业来不及,他也及时帮忙整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课后组织同学去老师那里讨论难题,成为班级进步之星。虽然大家并未知道笔袋是谁拿的,但之后从未发生过物品丢失的事件,他们三人的关系也逐渐融洽,小组团结、奋进。
基于案例的思考
1.对于出现物品丢失现象,你是如何寻找线索,进行解决?
2.如果你是班主任,你通过什么方式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3.对于看似受害者的小静、小豪,你会如何沟通?
4.如果你是班主任,对于心理敏感学生,你通过哪些细节进行观察,如何
及时做心理辅导。
案例评析
该案例讲述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非常典型且会经常出现的问题,班级同学物品丢失是班级突发事件,看似小事,但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这是班主任教育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良好时机。我采用了宽、严结合教育机智对学生个体以及群体都进行了教育,且最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观察细致入微,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背后隐藏的问题,有些是学生行为习惯、有些是道德品质、有些是亲子矛盾、有些是学习压力,我们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问题:
1.尊重学生意见和建议,学会倾听。如果以上案例中一味否定小阳的做法,那么也会失去帮助小阳进行心理辅导的机会,他会因为得不到共鸣,选择更加压抑自己的情感,更加抗拒与别人的交流,一旦发现问题,缺少自我批评的能力,首先把矛盾会指向他人。其次也会失去发现其他两位同学身上问题的时机,有些同学会因为带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光环,掩盖一些缺点,学会俯下身倾听每个同学的表达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出口。
2.解决问题讲求时效性、效率性。本案例发生后及时搜集证据,不但给同学们一查到底的决心,也迫使该同学主动归还物品。时间一过,必定淡化,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班会课主题设置、环节安排都能围绕事件的起因,时间不一定长,环节不一定多,但在事后有这么一个总结,让事件画上句号,也同时起到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的作用。
3.教育管理要适度,因人而异。身为班主任的我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认知发展以及能力,再寻求解决方法。这件事情的最终目标是把丢失的笔袋找到,杜绝类似的事情发生,而是谁拿走了笔袋,并没有那么重要。没有大势宣传是小阳所为,不给他造成心理压力,反而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小阳的自尊心。小阳个性强,如果“硬碰硬”,他肯定因为得不到共情而失去对这个班主任的依赖。先换位思考,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首先肯定他好学的态度,着急纠正小豪错误做法的热心,想要参与小组管理而插不上手的无奈,先稳住学生的情绪,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得到他的信任。之后再建议他如何弥补、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以及多主动为他人着想,主动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从而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4.班级管理延续性教育。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事件结束并非意味教育成功,也有可能会有反复性,我们需要后续观察,教育要有延续性。我在处理整件事情时虽给了学生尊严,但也向小阳表明有坚持的底线,让小阳觉得有必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必须履行自己的承诺,以为集体做贡献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