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 史秀蓉 吴瑞芳
[导读] 当前在幼儿音乐教育领域,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是众多幼儿教师的共同认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
         史秀蓉  吴瑞芳?
         山西省军区机关幼儿园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9??

        摘要:当前在幼儿音乐教育领域,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是众多幼儿教师的共同认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时候游戏化策略都浮于表面,未能深入教学理念的内核解决教育有效性问题,因而由此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本文以现阶段幼儿音乐教育采用游戏化策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模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问题;讨论;思考
        引言
        幼儿园开展的主要是启蒙性教育活动,其中的音乐教育对于启发幼儿的思维发展,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基于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游戏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和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但是在践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必须首先找出问题,寻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方能真正发挥出音乐教育游戏化策略的优势。
        一、现阶段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策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育内容不适合幼儿
        对于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活动而言,通常需要增加生动多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方能吸引幼儿的目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其沉浸于音乐的海洋中,提升音乐素养,获得全面发展。然而从现如今的音乐游戏化教学内容来看,还是未能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桎梏,教师选择的音乐类型非常具有年代感,乐理知识也浮于表层,并未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且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音乐游戏教学活动与幼儿的实际需求并不契合,无法有效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教学模式十分单一
        很多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活动都存在教学模式简单化一的不足,教师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过多的主导性和说教性作用,并且为了迎合家长的认识偏差,专注于增强幼儿在音乐乐理知识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了音乐能够对幼儿的心理与情绪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过于重视游戏化形式
        尽管当前的幼儿音乐教学实践中融入了许多游戏内容,然而追根究底,依然无法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因为,教师在设计游戏化内容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未能综合考虑幼儿的真实兴趣。因此,就算穿上了游戏化的外衣,然而从立意、形式到参与规则等都难以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可想而知最终的音乐游戏化教学效果定然与预期相差甚远。此外,还有部分音乐游戏化教学活动虽然十分有趣,让幼儿从中收获了情绪价值,但却没有习得知识,同样背离了教学初衷[1]。
        二、有效提升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有效策略
        1.明确游戏精神和游戏内容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内容,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游戏的目的,以及其核心思想内涵,进而丰富游戏内容,让幼儿在音乐游戏活动中不仅收获音乐知识,同时也吸收心灵养分,提升情绪价值。正是游戏化音乐教育的这一特征使得幼儿能够感受欢快的情绪,享受体验的乐趣。

譬如:在音乐游戏活动《找朋友》中,教师首先通过情景导入让幼儿进入欢愉的氛围中:“今天,春姑娘吹绿了大地,吹开了花朵,小鸟也在欢快地嬉戏,让我们一同去户外郊游,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而后,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一边沉浸在充满视觉享受的图片带来的感官刺激中,一边安静地聆听着音乐。随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在欣赏完这一段音乐后的感受。接着教师展示PPT,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观看小猫找朋友的短视频。“现在让我们一起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像视频中的小猫一样,记得要模仿它可爱的动作哦!”这时幼儿们也像视频中一样,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敬礼、握手”。这样一来,不仅让幼儿感受了音乐欣赏的妙处,还能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
        2.歌唱教学,注意将游戏与实践相结合
        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歌唱教学与音乐欣赏教学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演唱教学更加看重的是让幼儿主动地张开嘴,切实体会“唱”,关注的是培养幼儿的声音感觉,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歌唱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幼儿喜爱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在视觉、听觉的触动中,积极主动地歌唱。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沉浸其中,也为了更加顺利地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教师首先应创设一个令幼儿感到身心愉悦的环境空间,同时考虑到幼儿的声觉和肢体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性较差,可以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活动。譬如:在学习歌曲《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根据音乐游戏活动的需求布置好场景,将绿色人造草坪铺成一圈形成草地,中间则由浅蓝色彩纸装扮池塘,同时在池塘中放入由卡纸制作的青蛙、小鱼、蝌蚪等,随后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一组为表演组,另一组是演唱组,演唱组演唱的时候,表演组的幼儿根据各自的角色,进行小动物的动作模仿,并尝试身体的律动跟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紧接着教师再让两个小组的幼儿互相交换,再反复尝试和实践后,幼儿们便能够同时进行角色扮演和演唱了。在这样的音乐游戏化课程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提升歌唱技能,还能同时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对音乐的感受力。
        3.根据音乐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形式
        幼儿音乐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音乐教学内容,但在设计游戏环节时,应尽量脱离思维的束缚,以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来全面解读音乐内涵。并且应该以关注幼儿在音乐学习中收获的积极情绪价值为主,将幼儿的健康快乐发展和成长作为最终目标。同时,教师应注意在组织游戏时给予幼儿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譬如:在学习《马兰花》这首儿童歌曲时,教师应该以马兰花的图片作为课堂导入,让幼儿在欣赏马兰花的同时,聆听这首歌曲,当歌曲播放完毕后,教师提出问题:“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呢?勤劳的人对马兰花说了什么花?”接着继续播放音乐,这次,幼儿在听歌时格外认真,并积极回答了教师的问题“请你马上就开花。”接着教师指导幼儿根据歌曲进行对话游戏,在熟悉了歌词内容后,再引导学生加入肢体动作,表现出马兰花开花的姿态。这样一来,幼儿自然而然便学会了这一首儿童歌曲,并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逐渐可以根据教师的提问,做出一朵花、两朵花的造型,同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专注地沉浸其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幼儿年龄小,声觉发育、音乐理解和感悟等方面能力都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因此,在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挑选的游戏形式应该契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不能超越幼儿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而强行地进行技能输入。因此,幼儿教师应根据自己在音乐游戏化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及时地调整优化,从实际出发,采用明确游戏精神和内容,游戏与歌唱实践相结合,根据音乐内容设计适合的游戏形式等策略,切实让幼儿在这一活动中得到音乐能力的提升,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娟.关于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3):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