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刘伟欣
[导读]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数学知识传输是静态过程,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会”
        刘伟欣
        河北无极中学      052460
        摘要: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数学知识传输是静态过程,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会”的过程。新教学改革提出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案,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
        数学教学改革实践始终是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经过一线教师的多年努力,我国在探索数学高效教学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是,在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就题论题”等传统低效学习模式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本文对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探索。
        一、有序设置自学步骤
        自学步骤的有序设置可以逐层提升学生对自学的认识,促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最终获得自主学习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模式应用过程划分为自学探究、信息反馈、课堂交流、回顾提高几个部分。其中自学探究主要是指教师提前布置自学任务,一般为一个或两个知识点的练习,要求学生将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在课前自主学习,初步了解知识点学习方向,并记录理解难度较大的概念和无法解决的问题,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思维同步奠定基础;信息反馈主要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完成相关练习后,由课代表公布习题答案,并统计每一位学生需要教师讲解的题目,以便教师与学生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避免课堂讲解的盲目性;课堂交流主要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相关问题的情况下,师生共同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层思考,打破以往填空题、解答题、选择题界限,以题组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回顾提升主要是由教师与学生合作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回顾,进一步优化认知结构,揭示知识点学习规律,提炼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以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沿用函数的单调性教学方法,提前给出几个特殊函数的图象,让学生根据函数图象直观了解函数奇偶性。并通过表格,探究相关函数变量变化特征,随后鼓励学生通过代数运算,验证所发现的数量特征是否对函数的定义域中值成立,逐步形成正确清晰的奇函数、偶函数概念。同时要求学生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标注记录,明确题目条件要求,为后期反馈奠定基础。考虑到函数的奇偶性信息量较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仅存在于听懂、看懂的程度,教师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根据以往自学经验回顾具有奇偶性的代数表达式、图象特征、书写格式、定义域特征等信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重问题引导
        相较于文科而言,数学科目更加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但是数学学科中大多为形式化符号、抽象性内容,让学生无法理解,也无法主动对自身认知加工过程进行觉察、反省、评价、调整。因此,教师应顺应发展数学学科素养的需要,以提升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能力为入手点,将问题导学适时融入自主学习模式中,为学生详细呈现问题加工处理、问题解决过程,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提问、反思,分析利弊,总结经验。特别是具体到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时,应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题目。在问题阅读过程中,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已知条件与所求结果的相关性等,促使学生在后续自主学习过程中自觉分析已知条件,明确解题目标,据此设计解题策略及计划进程,并转换视角,有意识地总结、选择解决某一类问题时可用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切实提升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以 “椭圆”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设定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目标。即通过存在型、探索型、否定型三种类型问题,探索解决关于椭圆中的存在性问题技巧;利用解方程组、证明的方式,解决椭圆的存在性问题;通过对图形的对称性分析,简化问题解决过程,促使学生深层次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应用,并感悟到解析几何中创造性、严谨性并举的乐趣。椭圆存在性问题教学的重难点为解决否定型、存在型、探索型三种形式问题,并规范问题解决思路。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辅助课件展示与此相关的问题:椭圆C的方程为y23+x2=1,过点Q-12,0()的动直线K交椭圆C于F,G两点。那么,在坐标平面上是否存在一定点U,使得无论动直线如何转动,以F,G为直径的圆始终过定点U。若存在,请写出U的坐标;反之则说明理由。为了促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解答思路,并可以根据解答思路进行资料分析汇总,可以设计一系列灵活提问,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获得答案。如,能否利用解方程组的形式判定存在的定点U及点U的坐标?若利用特殊圆的交点进行解题,共有几种情况?应怎样解决?在上述问题提出之后,引导学生按照恒成立的思路,进行方程组分析。或者联系命题的否定,从特殊圆与椭圆C无公共点、特殊圆与椭圆C有公共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确定问题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点Q所在位置特殊性、椭圆C图形对称性,进行猜想证明,归纳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并简化解析步骤。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切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该例题选择平面几何方法正确吗?是否为最佳解决方法?是否有其他解决方案?等。通过持续往复的反思,加深学生对椭圆中存在性问题解决的重视,为后续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具备一定数学知识储备、数学基础能力的前提下,通过教学指导及自学教材、相关参考资料和习题解答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必备学习能力之一。针对传统教学弊端,教师应立足数学新课改背景,结合学生心理特征、阶段教学需要,有序安排自主学习步骤,合理应用问题导向方法
        参考文献
[1]连亮曦.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01).
[2]叶向青.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