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鹰
赤峰蒙古族中学 024005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大众的教育理念也随之进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相比于数学成绩的高低,广大教师及家长更加重视的则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直观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数学运算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单纯的教给学生数学知识不如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教会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以此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综合水平。本文将围绕“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主题展开进一步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数学教师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前言: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愈发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在这一变化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应随之发生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授学生以渔”,注重对学生直观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数学计算能力等的培养。那么在快节奏的高中数学授课模式下,教师应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上述能力培养的目标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教学情境的构建以及数学竞赛活动的开展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展开方式如下:
一、实施多媒体教学,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在数学核心素养的组成中,直观想象能力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良好的直观想象能力,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在几何知识学习时更加省力,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在高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图形类、空间类等几何知识非常多,只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直观想象能力,才能更好的学习图形类、空间类等一系列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这一课程时,为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空间感,教师即可在讲解空间几何体三视图这一知识点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演示空间几何体正面、上面、侧面三个角度的视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正视图、俯视图以及侧视图中的“隐藏”要素,提高学生在完成三视图选择题时的正确率,为后续图形之间的空间证明学习打下基础。如此一来,在多媒体的精细演示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好空间立体图形三视图的识别技巧,还可以促进学生直观想象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构建教学情境,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为学生的知识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回顾以往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单一、枯燥的。随着教学水平的进步,在数学教师的不断努力下,这一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教学情境的构建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素。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积极构建科学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助力。
例如,在学习《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这一课程时,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教师即可利用身边的教具,为学生构建出更加易于理解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选取粉笔以及讲台这两种东西为构建道具。而后,教师可以将粉笔作为“直线”,将讲台作为“平面”,而后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思考,当粉笔这条“直线”与讲台这一“平面”相垂直时,那 是否代表这一“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何一点都是垂直的呢。经过思考,学生方可得出正确结论,以此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数学竞赛,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众所周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能力便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若是缺乏良好的计算能力,那么背诵再多的公式、具备再好的空间感都将成为空谈,计算结果错了,那么一切努力都将白费。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开展常态化的数学竞赛,以提升学生计算的速度与准确度。
例如,教师在设计计算竞赛时,可以设计出更具竞争氛围的竞赛制度,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中,集合的运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算、对数函数的运算、频率或概率的运算等知识都可以作为数学竞赛的素材。如此一来,在常态化数学竞赛的开展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集合、函数、方程等知识,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激励学生更加细心、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总结: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易事,教师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一方面,教师需不断学习,掌握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更加高水平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则需教师对数学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将数学知识与现代化教学模式联系起来,促进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为构建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则需与学生一起“披荆斩棘”,解决数学学习路上的种种难题,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开辟出一条更为顺畅、更为广阔的数学学习之路,为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创造更多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睿.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6-7.
[2]奚碧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3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