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观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以“人口迁移”为例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葛翠翠
[导读] 学习该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葛翠翠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065000)
        摘要  学习该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从而使得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决问题。   
关键字 可持续发展观  核心素养   人口迁移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动态演进和上升过程,同时,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协调、不断优化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各种发展问题。
                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概念,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综合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本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共同性原则是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全球发展总总目标,需要各国积极参与,采取全球共同的决策和行动。其中中学地理教学应该始终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线索和基本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分析、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发展观和环境观。“人口迁移”这部分内容揭示不同时空下的人口迁移变化的差异,并且探究了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学生学习该部分内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下面就以“人口迁移”为例,探究可持续发展观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路。
        一、发现问题:他们为什要闯关东?
        1.师生活动
        教师呈现视频(闯关东,一家闯关东,路途遥远,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学生介绍闯关东的背景。
        教师继续呈现视频(现在国内人口迁移的现状,主要由农村迁往城市 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学生介绍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局势,面临的问题,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等等。
        2.设计意图
        以闯关东电视剧视频导入,向学生展示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人口迁移情况,以及现在人口迁移从规模和方向上分析,在不同时期下“人口迁移”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上来体现的,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人口迁移,为什么人口要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怎样,人口迁移会带来哪些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用综合思维和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分析问题:人口迁移的事实、影响因素以及产生的影响
        1.人口迁移的事实
        (1)师生活动  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山东、河南、河北的闯关东,形成了今天东北的多数居民。“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闯关的以山东、 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以山东人最多。山东又以胶东最多,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现在的国内人口迁移;教师呈现每年发达城市有多少人口迁入数据,经济欠发达地区每年有多少人口迁出数据,教师总结,人口迁移从而至今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规模有大有小,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城市和国家,人口迁移从不同的时空都在发生发展。


        (2)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直观呈现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口迁移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事实,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时空辩证的看待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观,进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人口迁移的原因
        (1)师生活动  教师呈现中国贫困地区的一些资料,进而呈现近几年这里人口迁出状况数据,教师继续呈现我国发达城市的便利的生活图片(如的完善基础设施和优雅的环境)经济收入状况以及人口迁入状况。教师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首先有自然原因如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其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如经济发展为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还有家庭婚姻以及文化教育最后包括政治因素如政策与战争和个人动机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2)设计意图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状况并且理解人口迁移使得这部分人口去创造更大的价值,为获得更高的薪水和职位,使得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缩小人与人的差距,提高这些迁入人口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公平,有利于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迁出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迁出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有利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人口迁移的影响
        (1)师生活动  教师展现闯关东照片很多人到达东北地区有人种地有的人经商,教师继续呈现图片如发达城市人口过多出现一些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照片,教师提出问题:人口迁移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结合教师发放的资料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讨论人口迁移可能带来的影响,
        (2)设计意图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持续性入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口的迁入一方面给迁入地注入新的劳动力弥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提供廉价劳动力与高素质劳动力,节约了教育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交流过。但是过多的人口迁入城市当一旦超过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承载力时,会使得该地区地理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而使得该地区产生一系列地理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如管理难度大、社会治安差和基础设施负担大。不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一方面虽然人口迁出对来说迁出地人才不断外流,容易造成劳动力短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当然过多的人口迁出不利用迁出地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的从利弊两个方面研究思考分析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能够整体的理解人口迁移对不同区域产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从而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许问题。
        二、解决问题:人口迁移的举措
        (1)师生活动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学生分别从决策者和公众层面探究中国应对人口迁移的问题一些举措。教师进行总结:决策层面通过“乡村振兴计划”“西部大开发”“援藏计划”等政策让部分人才用新的理念去建设乡村,去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人生价值,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贫富差距。从而有利于地区间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层面,一面迁入人口提升自身素质如(北京的积分落户)为迁入地注入新的力量,为城市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提升自身觉悟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
        (2)设计意图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引导学生探究面对人口迁移产生的问题中国的应对举措,从国家的层面和个人出发思考我们能做什么,从而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经济的可持续和生态的可持续角度理解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课后拓展
        指导学生参与统计小区“外来人口”的工作,并且探究这些人口的迁入对我们的城市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他们从事的工作对我们城市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收集数据分析并且撰写报告。
        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渗透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别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角度,既分析了人口迁移的原因,又分析了人口迁移带来的不同影响,最后对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探究了应对措施。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还应该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朱翔,刘新民,申玉铭,等.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