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问题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 刘莹莹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艺术实践在大学教学中受到了学校的重视,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刘莹莹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15001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艺术实践在大学教学中受到了学校的重视,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复合型人才能力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艺术院校中,加强大学生艺术实践课程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教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思维活跃,目前高校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高校艺术课堂教学中感到拘束和枯燥,为了提高高校艺术设计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吸收不同的营养和精华,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认知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是一门以造型艺术为核心,强调审美意识、设计创意、审美风格和素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学科。在学习必要的知识、指导实践、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学生的素质也不容忽视。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设计师时反映,我们可以在技术和技能上再次培训,但质量很难改变。因此,他们更愿意放弃技术和技能,而选择质量,这体现了质量培训的重要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语言修养、身心素质等。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教师的言行、校园氛围的影响、各种设计竞赛、人文讲座都是重要环节。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还有一种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审美品质。我们的要求是审美素质不是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是要有专业的眼光,善于发现美。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学校忽视学生艺术设计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面对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许多学校总是注重简单的模仿和技巧练习,并不过分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学校教学设备落后,一些旧的教学设备没有及时更新,甚至由于多媒体设备和教室数量不足。很多学生没有实际的参与能力,不能进行实际的设计,没有机会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此外,学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学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不够。专业教师培养学校艺术设计时,只从专业技术和教育能力两个方面着手,并没有使教师培养创新能力的意识。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甚至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无从谈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僵化。
        高校许多美术和设计教师缺乏责任感和应有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活动不认真、太敷衍、缺乏自主创新和知识点拓展。有些老师甚至有一本教科书和一份备课计划,可以应付多班、多年级甚至多节课的学生。因此,教学缺乏创新,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实际情况的限制,有的教师会随意更换课程,甚至请研究生代课,课堂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课堂评价表现出相同的特点,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没有围绕个性化发展打分。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氛围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学生太懒惰、盲目、没有时间概念。在课堂学习中,他们经常迟到早退。这种不良的学习氛围一旦产生,就很容易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逐渐影响到本专业的每一个学生。
        (三)高校艺术设计缺乏规划和动态设计。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以学术和技术知识为主。它是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产业规范为指导的整体培训计划。实时跟踪文化创意产业的信息,无法把握当前产业发展的积极趋势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学生面对的观念很多,缺乏职业规划,不能融入社会适应行业的发展。上述人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不是在需求上,而是在供给上。人力资源开发从低到高是一致的。只有加强供给方面的各项改革和协调,即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计划、课程体系和大学评价结构改革指标。高校艺术设计传统课程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传统教育中,该专业的专业课较多,从供给水平到高水平,需求水平上升,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二、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的改革。
        (一)高校应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组织高校实践活动。高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认真考虑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通过有机整合,合理配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在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育模式时,应积极与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沟通与合作,积极与对应企业建立合作开发团队,开发专业课程内容。因为实践是工作室教育模式运作的基础,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学校标准,还要充分考虑企业提出的技术指标,从而确保新设计的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专业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环节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在经验的交流中逐渐得到启发,相互学习。这样,思维的门槛就会逐渐拓宽,很多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跳出固有思维的局限。此外,教师还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二)高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首先,需要建立和建立更多的多媒体教师,让每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在电脑上操作,锻炼自己使用电子画板的能力。同时,我们还需要积极设立一些调研项目,这些项目需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作为旅游发展的契机。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要打破教学的局限,尽可能多的采取多种方式,尽可能多的保障,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实现思维创新。通过这种启发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带着这种信念和使命感去进行设计专业的知识学习。通过培养每个学生独立探索、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独立讨论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创新。
        (三)教师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艺术设计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地位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保证教与学的相互成长、教的有序、教的平等。只有这样,师生互动才能走向和谐。这种团队就是讨论式的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害怕老师的绝对权威,不断地限制自己的思维,或者逐渐地让自己的思维更接近老师的思维。改善教学环境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是客观条件,学校需要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改善学校氛围,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要真正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确保学生的主导地位,并创建一个学习的氛围,以便学生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梳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想法在一个自由、平等的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真正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能力,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在未来的社会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真正被社会所需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为了打破原有学科壁垒的封闭性,教育部提出了新型文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新文科专业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对专业本身不设限,可以为文科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新的途径。作为从事设计教育的教师,需要了解时代的发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己在更多领域的知识水平,具备跨学科的实践知识。只有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和教育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开放式管理理念,即"沟通、变革、创新"。只有这样,教育设计才能创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朱雁.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
                [2]暴秋实.分析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大观周刊,2019(02).
                [3]梁小伊,赵振增,许纯蕖.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3(27):12-14.
作者简介:刘莹莹(1985.6.20)女、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单位(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历(2003级学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