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刘晋含
[导读]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刘晋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太白校区   710065
        摘要: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当下的初中教学中等于法治学科,成为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我们要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根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思维发育的高速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科目,新时代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创新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精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本质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或面向未来发展的过程之中必需的关键内在品格和核心能力。教师应当对于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具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在备课授课和总结的过程中,时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深刻地认识到核心素养的提升,并不仅仅是单一个体的教育需求,更是我国飞速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提出的时代性需求。核心素养并不仅仅在于学习成绩,也包括学生个人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内在品格、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它是学生综合发展全面发展的内在缩影。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与辅助者,改正“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错误理念。然而,部分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更阻碍了学生与教师沟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二)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对该学科重视度不够
        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考试上,因此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学习上,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间分配的就比较少,对该学科不够重视认为其是副科可学可不学。因此最终会导致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理念不够深,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掌握也不够充分。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设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内容,更好地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要了解学情,考查具体学生情况正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还不够强,要把握好课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正确对待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最后,要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对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及时修正,适应具体情况的发展。教学长期目标:注重学生整个思想价值系统的培养构建,以正确引导学生面对人生,选择合理的方向为目标,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更充沛的后备力量,同时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短期目标:课堂上法治与道德内容的传授,这个目标需要紧扣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课本最大的立德树人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提升学生核心应用素养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学生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只会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推行生活化教学。因此,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多思考,多钻研,拓宽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如何让生活化能够更好地融入教育当中,还需要对从事教育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培养充分理解生活化教育的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教师能够充分了解生活化,能够将生活化简单轻松合理地融入教育活动当中,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课程生活化的难题。
        例如,在教授“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课的第一框“青春的情绪”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下几个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自己在这些情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其一,周末要和家人去公园野餐;其二,放学铃声响了,但是教师迟迟没有要放学的意思;其三,过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好朋友送的礼物;其四,明明自己已经写完了作业,也收拾好了,但是妈妈还是要过来再收拾一下,顺便检查作业;其五,约好了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结果朋友临时有事……这些情境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生动、形象地描绘自己会产生怎样的情绪。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便可以顺利导入教学内容。此外,教师从生活小事入手实施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完道德与法治内容后,陷入深思,从而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三)重视实践教学,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其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机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核心素养六大要求的认知。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创设生动的情境进而促进学生的思考。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从而加深学学生的认识。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看法治节目、电影、纪录片等活动来丰富教学的素材并通过这些优质信息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社会公益活动、校园内的调查活动等也可以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最后,可以将相关数据收集起来,为学生实践后总结效果作出保障。
        (四)运用合适的评价体系,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后,往往要通过一定的评价手段进行学习内容的检测,在评价模式的设置和安排过程中,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测评方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另外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审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查,从而多元化、多样化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多维度、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不再受限制于学校规定的框架,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正确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连芳芳.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试题与研究,2020(36):169-170.
[2]金旭君.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20(A2):105-106.
[3]刘蓉杰.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20(A2):107-108.
[4]崔鑫.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建立[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2):46-47.
[5]张意芳.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创设路径[J].考试周刊,2020(A1):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