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王桂银
[导读] 信息技术是数字化社会发展的产物,为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信息思维,实现学生更好地步入科学技术时代。
        王桂银
        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民族学校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信息技术是数字化社会发展的产物,为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信息思维,实现学生更好地步入科学技术时代。基于此,下文将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一、创建优良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热情
        兴趣是带领学生研究计算机相应知识的最好教师,而创建优良学习情境是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方式。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使用多种方式,依据学生实际状况,为学生创设优良情境,让学生可以在活跃、明快的课堂环境中获取更加高效的学习体悟。
例如,在向学生讲授小学信息技术部编版“画图”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使用“情境法”。在课堂开始前,将学生所熟悉的卡通人物形象进行剪辑,制作成为课件融入教学中。在学习进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这一内容进行总结性学习,在学生初步明确了这一节课的知识内容以后,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身在其中获取的信息。在学生表述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记录学生的观点,同时将所有的观点通过树状图的方式表现。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重复向学生展示卡通形象视频,让学生可以一直处于生动明快的课堂氛围中,让卡通形象逐渐带领学生探索这一课堂中的相应知识。最后,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作品的平台,同时解释其中所应用到的知识与技能,切实实现教学的目标。整节课都有学生所喜欢熟悉的动漫形象穿插其中,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热情。
        二、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地对待学习的内容,做到对自己负责,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中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以学生作为主体,适当给予其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在自主探究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所用。例如,在学习“查找和搜索”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在网络上找到自己喜欢的图片或者喜欢的明星,或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和视频,尝试将喜欢的内容进行保存,在学生自主进行简单的操作和制作的过程中,老师要适当给予其良好的引导教学。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帮助学生意识到网络应用的重要性,明白网络上具有大量的信息内容可以充分地利用。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分组合作学习一直是有效的授课方式之一,但是老师需要注意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按照教学的步骤掌握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产生互帮互助的意识,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交流中互相分享彼此的意见。例如,在学习关于Word的操作中,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小组成员应用Word给其他的组员进行写信。

鼓励大家将学到的知识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拓展教学方式,强化学生技能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自主思想与竞争思想,因此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这一特性,拓展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游戏中与比赛中持续增强自身学科技能。这不单单可以让学生快速构建情感桥梁,还可以将每名学生的优势快速转变为满足自身的发展与学习需要,切实实现学有所成。如在讲授“编辑视频”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使用游戏教学法,在课堂开始前,先将不同种类的视频资料收集整合,制作成课堂导学案。在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详细完善学习关于视频编辑的方式与流程,同时在学生自主应用计算机操作从而具备视频编辑基础方式以后,教师可以设计开展“视频制作比赛”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自主规定某一个主题,同时将视频素材分享给每一名学生,引领学生依据主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由编辑视频素材制作出一个小视频。在规定的时间后,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展示作品,同时讲授视频的制作思想与基础方式。在学生展示完毕后,剩余学生应该依据这一视频与主题的相匹配程度与编辑质量为其“画星星”,教师则依据星星的数量进行裁判。之后由这一学生随机邀请第二名学生通过同样的形式展示作品,以此类推,全体学生中获取星星数量最高的人就是本次比赛的获胜者。教师可以依据视频最终效果,讲授其中的中心知识,同时在课堂结束以后给予学生一定奖励。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不单单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处理问题、语言表述等基础能力。
        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进行差异评价
        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性格与习惯,如家庭环境、学习需要等,而这些特点或者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实际能力,如学习水平、感知能力等,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建立满足学生差异的评价体系,切实促进班级学生学习的整体进步。例如,在向学生讲授“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相应知识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切实落实差异评价方式。对于学习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其探索更加有难度的知识,在这一水平的学生展示文稿时,教师应该为其提供完善整体的反馈,让学生突破自身限制,使制作的作品更加精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规划总结多媒体文稿制作经验,同时向其他学生分享。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关心,提供具有指向性的帮助,引领学生抓住基础知识与技能,一步一步扎实提升自身能力。只有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在有限的课堂中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才可以实现教学质量的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学生不单单应该具备基础性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应该提升整体能力与学科素养,切实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全新教学方式,创设活跃课堂。
        参考文献
        [1]曹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46):29-30.
        [2]刘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4):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