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陈海峰
[导读]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培育学生自发性的进行对着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联系社会实际情况。
        陈海峰
        济宁市兖州区第三中学    272100
        摘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培育学生自发性的进行对着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联系社会实际情况。学校应具备专业知识基础雄厚、教育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深刻了解,知晓每个学生的兴趣。学校根据教师的基本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特色,制定相关的课程。学校创造性的通过对课本基础知识、传统教育文化精华、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的充分结合,使学生直接接触客观事物,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校本化课程开发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一)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中小学推进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校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没有制定适合学生的讲课方式,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无法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学校注视培育学生的应试考试能力,以学生考试成绩为评判依据的教育制度,忽略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传统文化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的传承下来,与现代文化有着不小差异,相较于现代文化丰富多彩,传统文化呈现出内容单调,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没有兴趣。发扬传承传统文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二)在多元文化时代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加强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冲击,尤其在“五四运动”之后,西方文化带来了不小冲击,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甚微。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人们随波逐流,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无法理解传统文化的优点。
        (三)系列化优良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缺乏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少之又少,无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优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二、明确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目标
        (一)中国传统文化高深莫测,丰富多彩,学校通过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特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的,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学习传统文化开始制定正确的方法,可以通过查阅古书籍和文人著作、网上查阅资料、对文人故居、文化遗址的探访,了解传统文化对当地的影响。最终学生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点,增强同学间合作精神。
        (二)传统文化的包含范围广阔,不仅包括传统文化思想,还有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日常生活习俗,以及受传统文化熏陶下写出的文人著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应现代教育发展体系的优良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深入调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学习精神上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油纸伞作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学生自己动手参与选竹、做骨架、上伞面、绘花、上油一系列的操作制作油纸伞。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加直接的了解其代表的传统文化,还能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不同于课本知识的局限,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可以更加直接的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化遗址的参观,参与到当地居民生活,品尝当地特色食物;少数民族文化更加神秘精彩,有机会可以参加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身临其境了解他们的文化特色。参与其中才更能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三、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一)充分发掘传统文化,建立课程的体系化开发模式
        实践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体系,现代教育体系越来越提倡实践教育。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专属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学生共同发散思维,共同设计教育课程,教师学生共同进步。在设计课程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包容性,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制度。传统文化包括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学生在学习这三种思想时不仅要了解他们各自的特色,熟悉他们的发展历程。三种思想虽然在不同的时代,学生也要三位一体,学习他们的共同特点,学习他们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与基本教育课程相结合,了解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学习历史和政治打好良好基础,两种教育相互碰撞,相互发展。学校通过对学生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以及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方法,充分带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结合,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水平。
        (二)有效整合各学科资源,形成课程的综合化开发模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校现代教育具有特有的全面性、普遍性、开放性,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基本学习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整体。传统文化教育与基本学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灵活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也曾提出在基本课程完成的保障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社会实践活动所占比例,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各自的优点,学校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要将双方优点相结合,扬长避短,提倡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学生的特色,安排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制定合适的教育体制,寓教于乐,突破旧时的教育观念,引领新的教育改革方向,使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产生乐趣的基础上学习传统文化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依据时代发展的需求、超越前人,进行一个周而复始、连绵不断的接力运动,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使传统文化和教育事业共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 浅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课程校本化的措施[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32):271.
[2]陈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主题开发与实施路径[J]. 福建教育, 2020(25):3.
[3]童梅. 小学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探究[J].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8, 000(014):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