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育路径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 韦蓉
[导读] 探析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步骤,也是顺应教育发展、引领课程改革和健全育人方式的需要。
        韦蓉
        (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小学 230000)

        摘要:探析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步骤,也是顺应教育发展、引领课程改革和健全育人方式的需要。本文从信息技术学科出发,深挖课程特色,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生素养的多重培育方法,以探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效性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生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德育的灵魂,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践行,是以学科课程为教育实践的主要载体,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着当今课程改革风向的完整育人目标理念。核心素养的践行是我党教育理论方针和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纽带,是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桥梁。整合课程优质特色与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并行,是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之间内在联系的关键。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是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变化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必备品质。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方法有所不同,侧重于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协同,以及情感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与塑造。更注重社会实践性和体验性,是运用型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师应审视当下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重视课程环节的设置,摒弃照搬照抄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以多重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师生探讨、生生互动,以丰富动手实践,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能自主解决问题的人。
        (一)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是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1、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重点。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同时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标。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的伴有与工具、材料、与物体的作用,这有利于加深学习体验,加深对材料、对工具、对技术过程的理解。只有增加技术含量,赋予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高品位的实践活动。
        3、教学方法
        发挥科技的优势,应用媒体技术可以加强实践性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教学往往是个弱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学生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多的思考和收获。
        (二)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核心素养的路径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在信息技术课程上融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析。
        1、反思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
发现问题的同时应当反思问题存在的原因,反思是推动进步的关键,及时反思的价值不容小觑。信息技术课堂以技术操作为出发点,立足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反思和探索,有利于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中,有很多有关反思的场景。例如,在键盘指法的教学初期,学生打字速度增长的很慢,应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影响打字速度的原因有哪些?键盘、指法不熟悉还是练习程度不够,以及如何改进?及时的反思能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熟练掌握打字基本功的重要性,在充分认识问题后,枯燥的打字课都激情满满。由此,在信息技术的课堂里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了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合形式多样,精准设计活动。
整合是渗透与链接,不是简单的加减法,目的是“老师善教、学生乐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在严格遵循国家的课程标准的同时,选择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更加精准的课堂活动设计方向,让教学更加有效。信息课程的课堂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核心素养资源,结合多想教学环节,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在生动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把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例如,在学习处理照片的过程中,把照片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实践中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将他们的思维领域伸展到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
        3、挖掘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程开放。
信息技术课程依托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发展,拥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当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抓住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点,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保持和挖掘与传授书本知识同样重要,应当将教材上的部分内容开放式的与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把“灌输式”的无效化学习转变成为“沉浸式”的体验化学习。例如,在学习完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的相关知识点之后,可联系“建党100周年”这一红色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感兴趣的红色故事完成作业练习。在这样的模式下,让学生在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意义,提高课堂效率,让信息技术课中的核心素养培育“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落实全方面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是关键。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关精神,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路径。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政治认同,立足教育之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有利于立德树人的落实。此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应止于校园里的信息技术课程,要顺应时代发展,要结合校内、外多样化教学资源,在反复的实践中建立良性循环,最终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归宿。
教学即研究,学科即问题。新时代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厘清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开展真实的研究,建立课程与核心素养的连接,怀抱着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热爱,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引领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培育路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