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  牧兰
[导读] 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其他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果越来越丰硕,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群体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
        牧兰
        鄂尔多斯市委党校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摘要: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其他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果越来越丰硕,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群体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现有成果可分为专门研究和间接研究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殖民地”的理论思想和影响的个案研究,后者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影响的整体研究。专业研究大多是上个世纪的成果,间接研究比较零散。总的来说,现有的研究在整体性和动态性上明显不足。这与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整体进展是不一致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所发挥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就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近代殖民主义虽已消亡,但其带给世界的消极影响并未消失,当今世界的许多民族问题不同程度地与此相关。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仍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思想
        1.指明了近代殖民主义产生、发展的根源及消灭途径。他们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首先揭示了近代殖民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认为“资本”的本性决定了“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资本主义“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地理大发现”之后,罪恶的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活动也扩展至全球。与此同时,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殖民、反侵略的民族运动也随之产生。在殖民地问题上,虽然各国的资产阶级也有竞争和冲突,但在对付无产阶级上他们是一致的。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就要以国际主义原则团结起来。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号。资本主义制度灭亡后,殖民主义也会必然灭亡。
        2. 揭示了近代殖民主义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近代殖民主义血淋淋的掠夺本性,指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除了采用掠夺教会地产、把封建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等“各种田园诗式”的资本原始积累方法,主要就是靠对欧洲以外广大地区的殖民掠夺。
        3.阐明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任务和意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波兰民族运动是为解决农民问题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波兰的运动“不仅是民族运动,而且还直接为了解放农民和把土地转归农民所有”。
        4.提出了民族解放运动中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在论述波兰问题时,恩格斯讲了这样一句名言广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其他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列宁将这一论断评价为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事实上,不论是对欧洲民族运动的声援,还是对亚洲人民反殖民反侵略斗争表示支持,马克思、恩格斯都充分表达了自己鲜明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不论是提出的革命纲领还是制定的革命路线、策略等,都完全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殖民地理论。但实际上,直到年的遵义会议,党的理论、路线和政策都处在一种探索的过程中,期间也始终没有摆脱以陈独秀、王明等为代表的各种“右”的和“左的错误路线的干扰,以及列宁之后第三国际对于中国革命脱离实际的指导毛泽东讲第三国际两头好,中间差,其中就包括着对于第三国际对中国革命错误指导的批评。

但是,中国革命毕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最成功的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成功实践的样板。它的成功之处不是对这一理论的完全照搬而是将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创立了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理论。早在1925年,毛泽东就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其后,他又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中国,无产阶级坚固的同盟者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可靠的同盟者。而资产阶级有两部分,需要区别对待:一部分是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它是革命的对象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它虽有软弱、妥协的一面,但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所以,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必须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并且在特殊的条件下还可以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包括在内,同时强调这个“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2.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毛泽东指出,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了很大破坏,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使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属性。指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双重任务和两个阶段。双重任务,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现在阶段的革命和将来阶段的革命”。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4.强调了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毛泽东讲,无产阶级必须实行对中国革命的领导,这是因为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巳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5.科学总结了中国革命运动的特点、规律和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三个主要的法宝。中国的革命运动在第一阶段的性质和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也会参加革命阵营。革命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异常强大、残酷。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和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的革命道路只能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既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又是中国革命的规律。
        总之,重温和深人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仍然具有当代意义。这有助于提升我们对当今世界民族运动现象的认识,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殖民地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有机构成,其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对世界民族解放发挥积极影响的过程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作了最好的注解。而这一品质也正是我们在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始终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参考文献:
        [1]张涛.浅谈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019.
        [2]王晓玲.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殖民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