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CT 和 ICC 融合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蒋菁华 王艳丽
[导读] 本文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
        蒋菁华  王艳丽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商贸学院,湖北 十堰,442000  
        摘要:本文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通过探讨CT(思辨能力)和ICC(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基础,分析了CT与ICC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并结合进出口业务谈判课程的教学,尝试构建出融合培养CT与ICC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进出口谈判课程,融合培养,教学模式
引言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1,高职教育专科英语需达到多元文化交流目标“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技能,秉持平等、包容、开放的态度,能够有效完成跨文化沟通任务”和语言思维提升目标“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了解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思维方法,辨别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除了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外,还要具备批判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和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从近几年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调查研究发现,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缺乏参加外贸展会、商务谈判等国际工作场合的交流能力。由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商务知识扎实,有较强英语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入校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弱的问题。传统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偏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和商务知识的输入,缺乏CT和ICC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有相当的差距。修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CT和ICC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成为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迫切解决的问题。如何在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CT和ICC,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对CT和ICC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两者融合的可行性,并以《进出口业务谈判》课程为例,尝试构建出CT和ICC融合的教学模式。
I.国内外关于CT和ICC的研究现状述评及两者融合的可行性
1.国内外关于CT和ICC的研究现状述评
        在当代西方学术界,思辨能力的定义为“对观察、交流信息和论证进行熟练和积极的解释与评价” 2。国内外学者都对思辨能力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如 Paul和 Elder的思辨能力三元结构模型, Facione认为 “思辨能力也可以是一种合作性的、非竞争性的努力” 3;我国学者文秋芳等提出思辨能力的层级模型。
        中西方学者Byram,Deardorff,Bennett,Bednarz等都对跨文化能力进行过详细探讨,构建了各自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如英国学者Byram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我国学者孙有中认为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具有跨文化同理心、批判性文化意识、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 4。
2.CT和ICC融合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对CT和ICC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探讨了两者的辩证关系,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CT和ICC的融合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Deardorff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文化复杂的背景下需要应用思辨能力的决策问题” 5。Milton Bennett认为发展跨文化交际与发展批判性思维是“平行的”6。
        胡文仲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文献,认为跨文化交际包含认知层面、感情层面和行为层面7,其中的认知层面就属于思辨范畴;孙有中对跨文化能力内涵做出描述:“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并提出了 “跨文化教学五原则”CREED,即思辨、反省、探究、共情和体验4,培养学生运用思辨的方法对跨文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在学习实践中展开跨文化反思,独立思考、自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可看出,思辨与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反思问题并提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的思辨能力对于所有的日常交流都很重要,推动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一方面,真正思考问题并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人,很可能会成为更好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者;而另一方面,具备思辨能力的跨文化交际者会在选择回应之前,先分析下他人的思维模式和观点,这样的分析是跨文化交际与思辨相互联系的重要的方面。
II.进出口业务谈判课程中CT和ICC的融合模式构建
         如何在跨文化情境中不断反思,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当今高职教育所要实现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之一。

进出口业务谈判课程作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不但要具备对谈判的信息做出有效筛选和分析并付诸于谈判实践的能力,还要运用谈判策略技巧与国外客户谈判拿到订单,因此将CT和ICC的融合培养贯穿于进出口业务谈判课程教学中势在必行。以下是笔者在本课程中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CT和ICC的融合培养做了一些尝试。
1.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法(LICTIA:Language Intercultural Thinking Integrated Approach),是由孙有中教授提出的,即“通过语言与内容的融合式学习,同步提高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英语教学范式”(孙有中2016)4。在谈判前期,学生需要事先搜集政治经济政策法规、市场行情和竞争者等信息(知情)、谈判对手信息(知彼),并认识自身的竞争状况、产品、优势(知己)。在设定情境中,以茶叶作为载体,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分别扮演出口公司和进口公司,出口公司小组搜集国内特别是本地关于茶叶的经济贸易政策法规,国内外茶叶的市场行情、竞争者信息和茶叶的种类、功效、优势;进口公司小组搜集所扮演客户国的信息,包括客户国的文化习俗禁忌,谈判风格,茶叶市场行情。进出口公司各自小组协作进行信息的筛选、整理、分析,做出PPT,并做小组英语陈述。在此过程中,学生以谈判前期搜集的信息内容为依托,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得到有效信息,然后做出英文陈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2.跨文化案例教学法。跨文化谈判案例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进出口业务谈判课上,选择与设定情境中的谈判任务相关的非语言交际、饮食习惯、思维方式、时间观和文化价值观等跨文化谈判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在教师引导下找出案例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自主分析思考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学会批判性地思考本国文化是如何影响其思维的,反思本国文化,通过“思”与“辩”,用跨文化案例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便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并自主找到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逐步培养其思辨能力。
3.PBL模式教学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最初是由美国学者Howard Barrows提出的。PBL体现了以“问题、学习者、合作学习”为三大中心的特点,把学习者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成为该情境的主导者,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最终解决问题。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设定情境的谈判任务中提出跨文化问题,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来学习蕴含于问题里的谈判和跨文化知识,解决谈判任务中的实际问题,以培养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学习谈判课的报价策略时,教师根据设定情境的谈判任务给出问题:对不同客户,如欧美国家客户和非洲国家客户,所采取的报价策略是否相同?为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索欧美客户和非洲国家客户的文化差异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结论,在反思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针对不同国家客户的报价策略,在培养跨文化意识中解决问题。
III. 结语
        在进出口业务谈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设定的情境分解成如干个任务,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搜集、筛选谈判前期的情、彼、己信息,做英文陈述;解析案例、找到解决方案;分析任务中出现的跨文化问题、学习蕴含其中的谈判理论知识以解决问题,把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融合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跨文化情境中反思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领悟跨文化差异,在完成任务中提升语言技能,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期培养出能适应当今多元文化大环境的复合型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1〕4号
(2) Fisher, Alec and Scriven, Michael. Critical Thinking: Its Definition and Assessment [M]. Edgepress: CA, USA/Centre For Research In Critical Thinking: Norwich, UK. 1997
(3) Peter A. Facione. Critical Thinking: What It Is and Why It Counts Measured Reasons and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Millbrae, CA. 2013 Update
(4) 孙有中, 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 中国外语, 2016 (03)
(5) Deardorff, Darla K. “Implement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sessment,”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ed. Darla K. Deardorff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9)
(6) Bennett, J. M. “Cultivat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he Sage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ed. Darla K. Deardorff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9)
(7)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 外语界, 2013(06)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教研项目《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湖工职院发【2019】13号2019JY17)

一作:蒋菁华, 女,汉族,籍贯:湖南省宁远县 生于:1972-8-22,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学院,职称:讲师  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二作:王艳丽, 女,汉族,籍贯:湖北省钟祥市 生于:1981-4-27,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学院,职称:讲师  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