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律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效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叶海云
[导读] 律动及体态律动,是近代形成的一门美育学科
        叶海云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摘  要:律动及体态律动,是近代形成的一门美育学科,它通过人体对音乐的参与来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体态律动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自己的音乐,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听音乐的意识,并能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不断改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体态律动,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化为感受和认知,它的教学过程,是以声音感觉和肌肉感觉合成的印象为基础,不断加强音乐听觉、动觉、情感和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主要分析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提高律动教学质量的策略,期望可以给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律动;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小学阶段是学生进入正式学习和成长的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是初始学习阶段,学生缺乏实际的学习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所以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通过律动教学,让音乐课堂动起来,能能够使音乐教学充满趣味性,从而使学习更加高效。
         一、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各类新鲜知识都较为好奇,而且还没有形成惯性思维模式,想象力比较丰富,他们天生好动,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使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而采用律动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加了学习趣味性,能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
        (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时注意力集中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小学阶段,学生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比较薄弱,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低。律动的方法,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参与其中,让注意力更加集中。通过律动,还能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情感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可以利用律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乐感和音乐理解能力。律动促使学生更加大胆地表现、展示自我,因此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律动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身体和思维的联系,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促进身心发展。
        二、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律动教学策略
        (一)在模仿中律动,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有效的开展音乐教学,小学生与中学生学生相比更喜欢和较为擅长模仿,音乐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给学生营造特点的音乐情景,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来展现音乐律动,学生在进行模拟的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认真聆听歌曲时,模仿划船、拍手等手势,并跟着音乐节拍进行律动,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有效结合起演唱和律动,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节拍,加深其对歌曲的理解。
        (二)在游戏中律动,建构音乐知识
        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都较为浓厚,因此将游戏与学习融合在一起,也是目前大部分老师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音乐课中加入游戏,让游戏与律动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更快速的掌握律动的学习技巧,从而根据律动理解音乐节奏。音乐课中的游戏和律动可以为音乐知识学习添加趣味性,让学生更快速学习知识中的难点,音乐知识水平也能得到同步提高。如: 八度音程跨度大,学生容易找不到音高,利用跷跷板一高一低的形态,感受八度音程,老师下蹲唱低音,学生就站着踮起脚尖唱高音,反之老师唱高,学生就唱低。

再如:学习《星光恰恰恰》歌曲时,针对这首歌的难点X X  X节奏,我设计了木头人的游戏,学生在玩木头人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X X  X节奏,紧接着,我让他们以本课音乐为指令,在音乐中玩木头人,通过趣味游戏,在律动中完成歌曲的聆听,并熟悉了歌曲的乐句和结构。
        (三)在编创中律动,培育创造思维
        加强学生实践学习是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要求,而小学音乐歌唱学习课程实践的重点是编创。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歌唱教学时要重视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小组讨论进行音乐更深层次的学习,创编音乐歌曲的同时实现律动,帮助学生把音乐课程里的理论知识通过自身理解转变为各项音乐技能,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鉴赏能力和音乐水平。如:人音版第九册《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带有流行风格的台湾校园歌曲。我让学生用体态律动为歌曲编创伴奏。首先我让学生掌握歌曲恒拍 |X X X X |并指导学生在恒拍基础上,建构各种各样的,自己喜欢的节奏,以及律动。孩子们百花齐放,编出各种节奏如:|X XX X XX| 、|XX X XX X |、|0 X 0 X|,并用拍手、跺脚、拍腿、捻指、拍臂等等律动来表现自己所编的节奏。最后,用自己编的律动,为歌曲伴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思考编创出属于自己的音响、律动,心中充满自豪和喜悦。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我还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编创律动。小学生思维处于开始发展时期,联想是能够有效培养他们产生音乐思维的一种方法。所以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要适当融合联想这种方法,在与学生讲解音乐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结合日常接触的了解到的事物进行联想,能快速理解音乐知识并更好的掌握律动,通过联想理解音乐的歌词、情景,也可以同时更好的锻炼音乐思维。例如,在学习《红蜻蜓》这一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蜻蜓的形态,利用拍腿加点步、拍手加脚步的动作来编创律动,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将该曲面的特点呈现出来,丰富了情感体验。
        (四)在音乐要素中律动,掌握音乐知识
     音乐要素包括歌曲的节奏、节拍、音高、强弱、力度、速度等等。如果单纯地跟学生讲述这些音乐知识,学生可能记不住,也可能很快就忘记了,我们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律动,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更加直接地体验并牢固地掌握这些要素。用律动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学习和掌握。如:学习歌曲《剪羊毛》时,歌曲的每个乐句的末尾都有一个四分休止符,学生对句末的休止符把握不好,要么忘记停顿,要么时值不准。在这里,我根据歌曲的情境,设计了一个剪羊毛的动作填充在休止符的地方,学生就能正确地处理好休止符了。
(五)在合唱中律动,演绎多声之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所以合唱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两个声部配合的时候,声部独立性差,唱着唱着,被对方的声部带跑了,采用律动的方法,不仅可以增加演唱的趣味性,还能促进声部的稳定。如:人音版三年级下《柳树姑娘》第一声部有线条感,我让学生模仿柳树姑娘缕长长的辫子的动作,第二声部轻巧有弹性,我设计了用手指做轻快弹柳叶的动作。通过律动的辅助,学生不仅能准确驾驭自己的声部,还能更有情感地表现音乐,丰富了情感体验。
        四、结束语
        以上是律动教学的策略,当然实施的前提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律动方式,比如:低段可以设计充满童趣、可爱、夸张的动作,高段的就比较优雅、简约的动作,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要提前结合音乐的要素、风格以及场景编配或者引导学生编创律动教学的动作,让律动更直观的表现音乐的旋律、情绪、风格、歌词等等。
        总而言之, 律动教学法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及时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反思,在教学中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读,运用律动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更高效、更深入的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音乐知识,大大提高音乐课堂的实效性,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发展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4):201.
        [2]艺丹 潘. 让体态律动渗透音乐课堂——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分析[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6):88.
        [3]鲁文苹.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 新课程·小学,2019(1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