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许机
[导读] 随着小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

        许机
        廉江市横山镇西山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443

        摘要:随着小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数学作为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逐渐开始重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指导,探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旨在找到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方式,帮助学困生走出“学困”境地,重新拾起对数学的学习信心。本文将阐述,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就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指导,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对策

        前言:小学数学学困生一般是指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屡屡出现问题且难以解决,最终导致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一直无法提高的那些学生。在素质教育推广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彻底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更多地关注于学困生的转化教学及心理健康指导干预,确保小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长久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需要建立正确的认知、改善教育教学模式、改善家庭教育氛围上消除学困生的缺乏志向、意志力低、心理情绪波动、惰性心理、逆反心理、恐惧心理、胆怯心理等心理障碍并使逐步提高积极性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庭原因
        在长久的执教生涯中,我们不难发现,学困生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家庭问题。许多家长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开展家庭教育,“虎妈”“虎爸”“不打不成才”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不但无法从家庭中获取力量,反而被父母的期盼与高要求压得喘不过气来,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信心一降再降。
        2.学习原因
        很多学困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课堂笔记一塌糊涂,自己都找不到知识重点在哪里。积累的问题数不胜数,却始终不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一改再改,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无法正确认识自身问题或者一直逃避,不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和总结等,导致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自然不高。
        3.心理原因
        其实很多学生并非一开始就是学困生,只是因为他们往往习惯于拿自己和他人比较,十分在意他人的目光和看法。这道题别人都会我不会,这个公式别人都能背就我不能,这次考试成绩我又下降了,别人的成绩都比我好会不会不愿意和我玩……长此以往,不免产生自卑心理和消极心理,学习信心的消失也就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
二、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对策
        1.建立正确认知
        (1)发挥榜样激励作用
        学习障碍学生在心理上通常有明显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对学习失去信心,缺乏理想和抱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引入一些伟人的影响。心理学指出,正面故事是培养学生现实思考问题的最佳方式,也是激发学生改变人生观、建立自信的有效途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不得不向他们讲述伟人成长的故事。比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因为他经常数学考试不及格,一度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老师们的培训和帮助下,华罗庚增加了学习的信心。有了学习的兴趣,数学成绩迅速提高。毕业后,他的数学得分手加入了班级优秀学生的行列。经过不断的努力,他最终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实践表明,用一些大人物成长的故事来帮助学习障碍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建立学习障碍学生的自信心,削弱他们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2)学生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许多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无法对自己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由于他们的数学成绩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很差,他们对数学早就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很笨,学不好数学,这不是为了学数学。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给予更多的自信,鼓励和表扬更多的学习障碍学生,让学习障碍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步找回自信,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他们的自我意识能力。
        2.改善教育教学模式
        (1)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设定切合实际的数学学习目标
        目标是指你想要达到的情况或标准。学生一旦在学习中设定了目标,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力量,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前进。教育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设定非常明确的目标。目标必须切合实际并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切不可太高瞻远瞩,盲目设置。必须脚踏实地,通过不懈的努力建立自信,同时承认自己的进步,在活动中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耐力,直至达到长期目标。
        (2)激发学习障碍学生课堂答题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能发现自卑和克制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害怕答错题;课后不敢问老师没有的问题,害怕老师批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学习效率越来越高的内容并没有减少,与优秀学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激发学习障碍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针对他们的恐惧,老师应该向学生郑重承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即使答题有误,老师也保证不批评、不训斥,更不谈吐槽笑。学生们。通过这种方式,首先解决了学习障碍学生的担忧。在提问时,要考虑到学业有困难的学生的水平,以免难度太高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应该放慢坡度,降低难度,多层次提问。一开始,我们不得不选择更简单的问题,使它们难以学习。产生学困生“我要”的自豪感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课堂上,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并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发现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演讲或白板写作是否有好处,并及时给予鼓励。比如“题目抄的很认真”、“这一步做的不错”、“公式正确”、“文笔很好”等等。这将使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充满信心,并增加他们将来回答问题的兴趣。结合上述方法后,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课堂问题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教师要趁机逐步增加学习困难学生答题的难度,但不能一味地有计划、有针对性。这样,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习水平逐步提高。
        (3)进行小组协作,形成学习伙伴关系
        在校期间,学生之间的接触远大于师生之间的接触,因此很明显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学习,以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效果。每个学习辅助小组应由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组成。一般情况下,有四六个人。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咨询本组中的优秀学生,营造学生互助互助的学习氛围。还可以通过分组比赛的方式,看看这个小组中学习障碍学生进步的速度有多快,让学习障碍学生有一种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教师必须要找准原因、摸准心理,对症下药,通过多种渠道与教学方式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理疏导解开学生的症结,帮助学生重新拾起自信,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使学困生能快乐成长,摆脱数学带来的种种压力,更阳光地接受数学,尽快走出低谷,走出阳光,迈向成功,这也是我们教师不可推辞的、更为艰辛的神圣职责!通过这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指导记录档案,教师既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学生在接受指导以来的一系列变化,又可以有效判断自己采用的心理健康指导方式作用如何,找到该调整的具体位置,从而不断强化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意志,及时有效地为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孙爱华. 运用家校协同策略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进行心理帮扶的探索[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3.
[2]刘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21(26):68-69.
[3]高志华,王勇,刘晓红,郑春蕾,王霁.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统计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7):865-8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