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虢兵昌
[导读]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逻辑以及推理性质

        虢兵昌
        新疆喀什英吉沙县实验中学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逻辑以及推理性质,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其核心,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使学生掌握问题分析与探究的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让学生对知识能够灵活的进行应用,深层次解读知识所具有的本质,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本文先阐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分析解决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义;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于高中阶段相对比较简单,知识体系不会太过于复杂,但是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的知识相对有限,学生在学习初中阶段的知识内容时还会感觉到有点难度。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数的知识内容,还要学习有关图的相关知识内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让学生能够深层次的解读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也能够灵活地对知识进行应用,意识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将数学思维运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当中。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能够意识到对学生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教育教学效果。
        一、创设合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科学地进行教学规划,并且给学生创设科学轻松的学习环境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运用趣味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数学当中的学习兴趣,并找到适宜自己的对问题分析的方式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顽皮,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如果在教育教学中采用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产生厌恶情绪,无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为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性的游戏形式,在知识点讲解之后,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调动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学习效率。
        二、应用归纳分类,掌握知识要点
        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拥有非常丰富的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进入初中阶段,知识面相对比较广范,在难度上也会有所加深,基于这个特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也要对知识进行分类或者是总结,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强化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要有一定的知识内容作为支撑,才能够对问题进行解决。为此,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后习题以及学生的课外练习等途径,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突出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这里以学生学习的《圆》这一知识为例,与其他的图形结构相比,具有一定的难度,也会让学生感觉到头疼。为此,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负担,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宜的解决方式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专题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圆与直线的关系可能有哪几种,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又有哪几种,圆与扇形的面积有哪些相似和差异,通过这种归纳总结方式,使学生具备问题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


        三、养成认真审题习惯,提升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拥有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性,在仔细审题的过程中,才能够为解决问题指明方向,审题也就是弄清楚题目,一般是由相关的条件以及结论所组成的,审题的过程就是了解题干条件以及达到的目标。具体的要求是罗列要求,并挖掘题干当中所包含的隐藏条件,将条件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的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对题目当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时,首先要能够罗列题目当中的目标分析,目标之间所具有的层次关系,并将目标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展示,对目标结构式进行判断,将条件和目标之间构建相关的联系。可以用文字语言表述,还可以用图形符号来进行表示,总之是将条件和目标以直观形象化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具备认真审题的习惯,并能够认识到在数学问题分析解决中,明确审题的标准,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四、拓宽知识面,培养发散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习题的训练和练习,以此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时,首先要解读清楚题干的要求,才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析解决。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之外,还要具备数学素质和创造能力。为此,这就需要在明确题意以及解题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式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避免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障碍,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开放式的习题训练,学生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真正乐趣所在。
        五、基于练习,采用适宜的方式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练习,通过不断的分析思考,以量的积累来强化教育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中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可以进行反复的分析,找到这些问题的共性,从而找到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合适的方式方法。教材当中包含的知识点非常的多,如果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显然不够高明,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量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要通过大量练习的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灵活的应用,只有这样的积累,如此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冷静分析,寻找有效解决途径,反之则并不利于学生问题分析以及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将新旧知识内容整合为统一的整体,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对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此外,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与成长,并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姚小妹.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5(31):226-227.
        [2]曹妃远.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5):330-331+344.
        [3]纽曼曼.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08):234-236.
        [4]刘大尊.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方法研究[J].才智,2016(01):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