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云南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陈新芝 成敏 冯珺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陈新芝 成敏 冯珺
        昭通学院  云南昭通  657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愈加重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近年来,高校扩招和少数民族学生扶持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各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及高校逐渐增多。当前,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和学习上,除了强调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新时代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到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教学课堂中,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应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所以本文我们将对课程思政融入云南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研究
        相关机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少数民族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其开放的教学形式受到学生欢迎,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使学生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式,也加深了学生对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理解。从总体上来看,广大师生课程满意度较高,但课程思政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课程思政理念落实不到位,只有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和贯彻到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才能够开创少数民族思政教学新局面,推动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整体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当地整体经济与文化又快又好的发展。下面我们将基于新时代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少数民族地区思政教育价值进行分析,以探索课程思政与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教学融合路径。
        1·云南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行为特征
        在我国教育事业高速发展背景下,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逐渐增多,学生也成为了当地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提供重要支撑,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学校和学生多处于边远地区。所以受诸多内外部因素影响,学生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特征。
        1·1接受教育方面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前,也同样接受各学科文化知识教育,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较少,经过实践调查与相关资料分析也可以了解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进入大学前,很少了解时事政治和政治知识,这也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的基本原因,给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带来了困难,加上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教育工作有限,所以学生缺乏思想政治意识,即便步入大学后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同时,各学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教育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异,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融合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外,还要兼顾其他素质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等内容,使得本就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难度进一步增加,也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难以提高思想政治成绩的根本原因,长此以往,学生思想行为不稳定因素将增加。
        1·2心理素质方面
        众所周知,我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在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均有少数民族分布。从整体上来看,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特点,由于少数民族和汉族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如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离我国中心位置较远,所以从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方面难免存在差异,同样少数民族学生上大学之前,所处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上大学之后完全不同,将课程思政强行融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会让学生产生不适应心理,从而引发心理上的波动,有些学生产生迷茫的心理情绪,加上当地有些少数民族家庭人口众多、负担更重,所以日常生活中接触思想政治知识较少,很难快速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中,给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融合带来阻碍。
        2·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
        面向云南少数民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高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也对中华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我国民族相关工作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课程思政融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无论对少数民族学生个人发展,还是对国家民族工作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2·1从云南少数民族学生个人角度上看
        从个人层面上来看,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培养学生思政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少数民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是宝贵人才资源,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引导学生日后走向正确的道路上,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进一步增强其社会主义责任感,为教育教学主体也就是学生人生事业道路上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进入社会后不仅不会感到格格不入,而是更加具有自信心,容易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少数民族优秀的人才代表。由此可见,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能够促使其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为社会和谐安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作出努力。
        2·2从社会层面上看
        站在社会角度上来看,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和代表,并且很多学生毕业后秉承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很明确自身就业方向,更好的建设家园,促进了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发展,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先进榜样。

而将课程思政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融合,能够使学生们成为优秀的党员,或成为党的建设者和代言人,在公众中也能树立良好榜样,发挥自身引领作用,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共促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繁荣昌盛,保障各民族团结一心。由此可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和民族地区建设。
        3·课程思政融入到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路径
        3·1从全局出发,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融合下立体化育人体系
        相关会议中明确指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要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融合背景下,相关理念教育将大范围推广,同时应深化中国特色主义与中国梦的宣传,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遍地开花。云南各少数民族院校是培养新时代少数民族人才的基地,所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程期间,应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对来说,云南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更大,且具有工作情况复杂的特征。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期间,应站在学生角度上统筹规划,构建与完善育人体系,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方面,具有针对性调解学生负面情绪,日常工作中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此同时,学生组织的积极因素也应充分挖掘,在少数民族院校中设立各类学生社团,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汉族学生的娱乐活动项目,使学生社会交往边界得以拓展。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体之一,应主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如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好,但关于政治问题了解很少,在上思想政治课的时候产生自卑心理,长此以往,心理压力过重,加上心理闭塞,容易产生消极想法,这时候就体现出课程思政融入到少数民族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开导和干预学生,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进而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融合下,立体化育人体系,并且制定相应实施规定,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2课程思政融入到思政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理念及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
        云南少数民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各民族之间学生思想动态和思维习惯存在一定差异,所以紧紧依靠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单纯依靠讲解理论知识和口号式宣讲,很难让少数民族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政策,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方式,促使少数民族思政教学形式多元化发展,立足于少数民族文化和课程思政理念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清明节可以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到当地烈士陵园扫墓;在战争纪念日或国防日当天邀请讲师或由学生进行爱国演讲;到了校园文化节,则可以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表演本民族节目等[5]。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思政课程的积极性,让他们对中华民族具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此外,应将课程思政理念全面贯彻和落实到云南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确保相应政治理念融入到学生学习各个环节中,强调政治内容在各学科学习中的引领地位,全面提升课堂教书育人水平。实践中,可以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尤其一些涉及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或文学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接受思想政治知识,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学习中不断自我反省,更好的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
        总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上级政府愈加重视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中华民族是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我们是一个大家庭。通过云南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了解到,当前课程思政理念尚未全面融入到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具有针对性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塑造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够更加贴近云南少数民族学生心灵,提高执政教育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曾艳, 覃春华. 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研究(2630-4686), 2020, 003(001):P.61-62.
        [2]彭万秋.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 2019(04):142-143.
        [3]黄利娜. 依托宜州区少数民族课程资源,打造特色高中思想政治课堂[J]. 读与写(教师), 2019, 000(002):0214-0214.
        [4]刘娜. 试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 196(01):67-70.
        [5]刘艳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下对"课程思政"的再思考[J]. 高教学刊, 2019, 000(025):165-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昭通学院2018-2019年度研究课题“新时代云南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8xj1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新芝(1990.04-),女,昭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边疆少数民族教育。成敏(1991.04-),女,汉族,昭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冯珺(1975.02—),女,硕士学位,副教授,昭通学院政管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