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2期   作者:梁飞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能力有限,生活经历经验相对比较匮乏

        梁飞
        茂名市信宜市第三小学? 广东省 茂名市  5253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能力有限,生活经历经验相对比较匮乏,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尚在形成中。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性,学习难度,如果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参与性较差,影响教学效果。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作为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本文概述了问题导向教学的应用意义,从当前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应用策略,以供小学数学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应用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践,从而更加深入的掌握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对数学教学效率和效果提升。
一、问题导向教学的应用意义
(一)促进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关键,对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弱,因此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活跃教学气氛问题,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1]。问题导入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引导思考,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整个课堂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能够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传统数学教学中忽视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结合,而教师在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中,利用趣味性的问题,建立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联系,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悟和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2]。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数学知识的答案往往是固定的,但是寻找答案的思路过程是多样化的。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解决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开展
(一)问题导入
        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时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对课堂知识产生兴趣,对问题进行探索,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利用熟悉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从常见的数学现象出发,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理解。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图形平移时,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理解起来有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应用问题导入式教学“升旗时红旗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平滑门窗的运动过程是怎样进行的?”通过让学会对常见的升旗、门窗滑动的数学现象,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议平移概念,理解平移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在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问题探究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长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问题导入,有意识的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实践,提升学生体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3]。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平行四边形时,在对平行四边形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时,教师像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和之前学生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他们有什么异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思考,去寻找的答案。这样既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彼此之间的异同以及对应的关系,又为后续平行四边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打下基础。


(三)解决实际问题
        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建立数学思维意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习测量时,学生需要认识克和千克等重量单位。如果教师仅仅是讲解克、千克这些计量单位概念,生在理解起来十分空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教师设置问题,向学生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用克计量的?哪些是用千克计量的?如何用正确的计量单位去描述事物?”从而让学生对克和千克有更加准确的认识,能够利用克和千克对事物进行正确的描述,掌握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时,要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活动,以满足新时期数学教学要求。因此,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出发设置教学活动,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注重问题的科学性
        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合理的设置问题,保证问题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保证问题的科学性。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设置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4]。其次,问题设置必须建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意识以及实践能力进行锻炼,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注重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同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的导入阶段,如何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环节也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主要应用环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不重课堂导入环节,在多数情况是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课堂知识,发问题导入式教学的价值。
(四)注重课堂探究
        在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时,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较差、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在进行教学探究时,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把控,引导学生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5]。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撞思维,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五)完善教学评价
        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应用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数学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教师要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教师从问题导入、问题探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开展问题导向教学。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出发,合理的设置问题,加强课堂导入,开展教学探究,并构建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问题导向式教学的作用,加强学生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丽.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研究[J]. 南北桥,2020(5):101.
[2]郭小娜.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研究[J]. 软件(电子版),2020(1):129.
[3]杨姣.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 教师,2020(11):36-37.
[4]潘军义.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研究[J]. 学周刊,2019,35(35):68.
[5]吕倩倩. 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未来英才,2017(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