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选择与设置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黄春兰
[导读] 在问题式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心理特点
        黄春兰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三中
        【摘 要】:在问题式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内容,有选择性地设置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设置好的问题能让初中生展开联想、思维力能得到提高;反之,没有设置好问题,则直接影响本节课课堂效果,长期以往,将不利于学生历史素质的提高和思辨、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式历史教学 趣味性 启发性 层次性
        【引  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逐渐深入教师中,各地在实施教学中,围绕着这一理念,衍生出很多课堂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就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中问题的选择与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谈谈一些笔者的看法。
        一、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中问题的选择与设置的概述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主要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它由原来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成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设问为切入点,以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掌握新知识为目的的新式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个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选择与设置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然而,从初中历史课堂上问题的选择与设置来看,还是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经过大量的调查和查看大量书籍,笔者觉得下面的几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1.选择与设置的问题没有趣味性。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历史课堂上老师更要把握好问题的趣味性。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兴趣而言。在问题式教学中,如果老师设置的问题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大多数学生会对老师提问的问题不重视,整个课堂也就不能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进行,学生的想象力也被压制,那么这个课堂注定是个失败的课堂。
        2. 选择与设置的问题不具有启发性。
        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初中生独立思考,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现在的历史课堂上很少有老师能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就会束缚初中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教学环境会变成死气沉沉的,初中生对未知世界不敢也不可能有所问津。从而养成不了良好思维习惯与思维能力,学生的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选择与设置的问题不具有层次性。
        这个问题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二是教师要根据初中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现在大多数老师都很难在层次上有个很好的把握,不是问题太难了就是问题太容易了;不是针对个别学生,而是针对整体学生,这就造成后进生学不会,优秀生也得不到满足的局面。


        三、问题之对策
        针对以上在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上问题的选择与设置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初中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能使他们保持持久的注意力,使感知更清晰、记忆更牢固、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2]。因此,有选择性设置问题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增加问题设置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很快地总结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结合现实,循序渐进,启发学生思维。
        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为初中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在学习“丝绸之路”一目时,结合现在的“旅游热”,笔者把本目内容设置成如下情景问题:在古代,从当时我国的大都市长安到地中海周边的国家去旅游,沿途要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会看到古代社会的哪些情况?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讲述旅途见闻。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情绪明显活跃,学生就会从所学过的内容的回顾与思考中得出结论。这样初中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他们会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3.因材施教,注重层次,面对全体学生。
        要围绕教学三维目标,进行分层次课堂教学。问题式教学法中初中历史课堂问题的设置必须围绕初中生进行,问题的设置并不是越难越好,一定要符合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这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原理。
        如在八上《第6课 洋务运动 》一课的教学中,像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活动等简单基础问题,可以鼓励后进生回答。但是在研讨这场运动的性质、地位、作用,对后进生有一定的困难,就可以交给中上生完成。最后在研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这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让优秀生、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解答。新课程下历史课堂问题的选择与设置一定在设置问题时,应难易得当,面向全体,有层次感,尽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回答,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来进行设置问题,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学困生,教师可以多设置些较基础、较简单的问题;对中等生,教师则应设置些通过适当思考就可回答,通过对比就懂得判断的问题;对优秀生,教师可以设置些比较有难度的创造性的问题[3]。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水平上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收获。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中问题的选择与设置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是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在问题选择与设置上必须把握好趣味性、启发性、时代性、层次性。课堂中每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都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它能够使初中生全身心投入到思考中、并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反之,则使初中生茫然、无所适从,使初中生进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参考文献】:
        [1] 姚新霞.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功能及评价体系[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13)
        [2] 邹军.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34) [3]
        [3] 顾金元.  试谈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反思[J]. 教师. 2010(06)

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学习为中心”的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CG20-448)研究成果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