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教育点灯人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林宏
[导读]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

        林宏
        南宁市燕子岭小学 530013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喜欢她的课堂,才会信服老师的教导。我也希望孩子能喜欢我,喜欢我的数学课堂。可是怎样才能做得到这样呢?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既要学会教书,又要学会育人,既要践行师德,又要学会发展,不断修炼人格魅力。于是我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积累自己能跟学生“炫耀”的资本,期望能成为学生心目中“学识渊博”的数学老师,让他们能佩服我,也相信我是可以带领他们在数学知识海洋中踏浪而歌。
        站上三尺讲台七年余载,我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数学不好学!数学好难!数学知识好枯燥!面对学生的这类消极学数学的心情,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内动力,让他们喜欢数学,爱学数学;思考怎样把数学知识“化繁为易”,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己也教得开心。我认为,数学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我们老师引导和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数学知识,教给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还应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也渐渐发现,在数学课上如果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然后带领他们分析问题,带动他们思考,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就越来越爱上数学课,越来越期待上数学课。所以,我喜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考,用欣赏的眼光去聆听他们的想法。我愿做个教育点灯人!点燃的是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大胆质疑和大胆猜想都是我数学课堂上非常喜欢听到的声音。每每听到学生因为质疑声吵得“面红耳赤”,我心里都是暗喜,因为这正是他们主动思维、自主探索、智慧的碰撞的充分体现。出现可笑、肤浅,不着边际的质疑,我也愿耐心听取,然后用心引导,以保护孩子们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呵护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这份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怀疑,我也收获学生反馈回来的惊喜。
        做学生思维的点灯人,在“照亮”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在跟孩子们做练习,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孩子们通过运用通分的知识,把这两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了同分母分数和,孩子们发现不能找到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就建议把分母再找大一点的。我表扬了给建议的孩子,她能活用通分的概念,不一定非得找5和6的最小公倍数进行约分,公倍数也行。于是,我让孩子们用她的方法试一试。在汇报交流环节,我指名说通分的过程,并相机板书了几组:

        我以为孩子们会因为顺利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数而沾沾自喜了。结果有一个眼尖的孩子熊莉平看出了老师板书的门道,就马上举手说道:“老师,我怎么感觉上面这个是有规律的啊?”我假装不知道,疑惑:“哪里有规律啦?是什么规律啊?”她没有站起来说,而是在盯着我的板书。教室安静了几十秒,其他孩子也认真看了我的板书。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双手举起来。李嘉贺先举起手,我让她先说,她说,以第一次的通分为第一个数,如果分母分子同时乘2的话,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就有1个;如果是乘3,就有2个;如果乘4,就有3个,所以我猜,如果是乘20,应该就有19个。话音刚落,有些孩子已经用手势肯定了她的发言。我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孩子,你很厉害!你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了规律,还利用它进行推测运用到更大的数。接着,我让他们举例验证。孩子们兴致勃勃,踊跃尝试,最后全班交流反馈,得到规律:以第一次的通分为第一个数,分母分子同时乘几,那么就能找到比这个几少一个分数。
        我欣喜孩子们不满足题目的要求,能打破常规,敢于深挖题目的本质与内涵,也充分利用这样的题目资源,让自己的思维就这样通过一次次的怀疑,一次次的思考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而在过程中,我愿意做倾听者,高兴做赏识者,喜欢做点灯人,点亮的是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渴望。
        浮现在我眼前的还有这个场景:记得在教学综合实践《打电话》探究课时,我直接谈话导入问题,学校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我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问题一出,就有孩子李玥瑾举手说她有方法,让我借15个人给他。他结合生活经验,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方法,很快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及时肯定了她的做法,现场操作,把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更容易理解。于是我鼓励他们用画图的方式尝试表达,并引导他们观察发现了规律:第几分钟接到通知的人数分别是1、2、4、8,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2倍。学生按照这样的规律,推测出下一分钟接到通知的人数。整个环节很顺利,以为就这样可以收场了。出乎我的意料,黄静宜举起了手,她说:“老师,这个是不是还有其他规律啊,比如,第2分钟,不包括老师,共有3个人接到通知,可以看作1×2+1=3;第3分钟,不包括老师,共有7个人接到通知,可以看作2×3+1=7;第4分钟,不包括老师,共有15个人接到通知,可以看作7×2+1=15。所以……”话还没有讲完,就有孩子憋不住了,李玥瑾马上站起来说,这个哪有什么规律?黄静宜突然很委屈,“这个就是我发现的规律啊”。李玥瑾也很激动了,“1×2+1=3,3×2+1=7,7×2+1=15,真的没有规律,因为接下来的第五分钟应该有32个人接到通知,15×2+1=31,矛盾了。”顿时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我马上鼓舞他们,“同学们,你们就这样放弃了吗?”吴修明马上回应道:“老师,可不可以再给我们一点时间?”于是她就与后面的李玥瑾说起了“悄悄话”。其他孩子也希望能发现其中的大奥妙,也好好好表现一番,都盯着黑板上的示意图跟数据。不久,吴修明很自信地想带着他的“小老师”团队上来一边写一边讲。在孩子们的掌声中,他们开始拿着笔纷纷开始了他们的讲堂,吴修明负责写跟说明,李玥瑾负责计算,熊莉平负责举例验证(画图)。台下的孩子们也很专注看着他们,时不时跟他们回应着。那时我心里暗笑,没错,孩子们长大了,敢想,敢尝试,敢表现,这就是我想把孩子培养成的样子。最后,通过他们的努力,孩子们找到了另外一个规律:第几分钟,包括老师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是。其实直至五年级下册,我们只认识了一个数的平方和一个数的立方(,),但是孩子们能根据表示有2个2相乘,表示3个2相乘,知道表示有n个2相乘,但是不会读。于是我提醒他们,这是七年级上册才学习的内容。同学们顿时成就感倍增,就是因为自己敢想,敢质疑,敢尝试,才能收获这道不一样的风景。我愿是点灯人,点燃孩子们探索的热情,点亮的是孩子们的智慧。
        曾听说过一句话,“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影响学生一生”。做一个点灯的人,是多么有意义。我心甘情愿,把“爱”挥洒在粉笔之下,将“情”演绎在讲台之上,继续努力地做点灯人,为他们点亮那一盏盏智慧明灯,让柔和的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他们纯真的心灵,启发他们去联想并有所领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