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贾瑾瑜
[导读] 练声曲属于声乐教学活动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贾瑾瑜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练声曲属于声乐教学活动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新型的声乐教学体系当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声乐教学课程当中的基础内容,促使声乐表演及声乐教学对于练声曲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加快了此类教学方法的宣传和推广进程。在使用练声曲为最基础、必备的教学方法实践过程中,充分的展现出了练声曲在声乐教学活动当中的优势与作用,为声乐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声乐教育中的运用对声音的审美以及艺术素养有普遍的提高,使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发声、呼吸以及歌唱习惯,解决了在声乐教学训练阶段所遇到的难题,强化了练声曲教学方法与声乐教学之间联系。
        
        关键词:练声曲;声乐教学;作用
        
        练声曲具有音乐性和艺术性的特点,需要通过对练声曲基础训练予以高度的重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逐步强化声乐教学活动的实施质量,展现出练声曲等声乐教学方法的训练价值。在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练声曲作品,在此类声乐教学作品的指导基础上,提高了练声曲等基础训练的实用价值,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练声曲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性
        在学生学习声乐教学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存在部分问题与不足,当学生的实际发音不标准且难以保障气息的稳定性时,则会对练声曲的应用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由于练声曲当中含有音阶、音程、顿音、跳音、连音以及跳音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保障了声乐教学内容的全面性,还能够采取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等教学原则,在练声曲的实际训练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坚持循序渐进的理念,积极的参与到训练课程当中,提高了学生的声乐技能水平,以练声曲的形式容纳大量的教学技巧,保障了练声曲与声乐教学活动之间的融合性。在声乐训练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的发挥出了练声曲等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作用,丰富了与声乐教学相关的教材内容。为此,需要在使用练声曲等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方法进行改善,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弥补自身在技能和技巧方面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演唱以及表演能力,使其能够实现对相关技巧的熟练掌握和灵活使用。
        2. 练声曲在声乐教学活动当中的相关作用
        2.1加强了学生的技术训练效果
        一方面,通过对跳音练声曲的训练,提高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声音颗粒性。在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若学生的小腹力量不够充足,则无法对声音进行有效支撑,难以实现对声音和气息的相互结合,无法保障声音和气息之间的有效调和。在此类问题的影响下,导致学生在演唱的过程当中所发出的声音力度不够充足,同时也缺乏颗粒感。为了及时的解决实际练习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在训练跳音练声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大对跳音练声曲的训练力度,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咳嗽的日常动作准确的找出小腹的跳动位置,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肌肉跳动训练方法,待学生掌握了小腹的跳动肌肉位置之后,通过对跳动能力的加强,使其能够在含有跳音的练声曲当中对发生技巧进行训练,强化学生的腹部肌肉力量,发挥出小腹的支撑性作用,增强学生在演唱过程当中的声音颗粒感。另一方面,在声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难以找到相应的位置,同时缺乏于音乐作品中的共鸣不统一,并且将部分声音停留在了口腔或者喉咙之中,难以利用科学化的歌唱方法,从而导致自身的音色缺乏明亮、清脆以及自然等方面的特点,无法表现出作品的美感,也不利于学生相关音域的拓展。

为了解决在声乐教学活动当中的头像共鸣以及高位置演唱感觉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采用练声曲哼唱的方法,在持续化的练习过程当中,实现对此类问题的有效解决。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练声曲的哼唱,帮助学生准确地找出实际的演唱位置,并发挥出头腔与歌唱乐曲之间的共鸣。不仅如此,在长期的练声曲哼唱训练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的找出高位置的演唱方法,使其能够产生相应的头腔共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能够在演唱的过程当中,为声区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学生的声音质感。
        2.2在发声和歌唱过渡方面的作用
        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发声以及练声的阶段具备良好的状态,且声音和气息的使用能够达到声乐教学活动的要求,但在歌曲演唱过程中仍然会出现突发性的问题。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开展发声训练的过程中采用了乐曲相对统一的方式,学生能够轻易的掌握气息,并且能够保障发声练习阶段的平稳性,也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情况,但声乐演唱活动具有多变性的特点,且乐句的长短无法实现统一,同时还具备较为明显的强弱变化,需要在急促的情况下进行换气,甚至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气息作为支持。通过对练声曲的训练,并按照声乐活动的特殊的形式,及时的弥补学生在气息方面的不足,使学生能够使用灵活的换气方法,保障演唱阶段的完整性和衔接性。在开展练声曲训练活动时,还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融入歌词,确保学生能够在气息练习的同时,使其自身的喉咙应用能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通过对声乐作品的合理选择,获得更加优质的教学效果。由于演唱当中的旋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同时歌曲的歌词具有差异性,练声曲的内容较为丰富,并且与歌唱形式更加接近,加大对练声曲的训练力度,能够保障学生在发声练习阶段实现对歌曲演唱之间的良性过渡,充分的发挥出练声曲在声乐教学活动当中的实用价值。
        2.3在音乐训练等方面的作用
        部分学生在初次接触声乐作品的过程中,仅仅只注重对乐曲歌词的读背,而忽略了对音乐语言的认识,难以实现对相关音乐语言的充分掌握。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学生学习声乐课程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乐感较差,难以保障实际的演唱质量。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属于声乐艺术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组成了完整的声乐体系,在学生学习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歌词的充分理解,加深学生对于歌曲内容、情感表达以及内在思想的初步了解。在学生学习音乐语言的过程中,虽然歌词的读背在歌唱阶段重要作用,但也需要明确意识到音乐语言表达的关键性。这是由于在音乐语言的呈现过程中,相对于文字内容来说更加具有形象化、生动化的特点,并且彰显出了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为此,可以使用歌声和配乐等基础元素,在保障音乐语言应用有效性和明晰性的基础上,充分的彰显出声乐作业的艺术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以顿音或者重音为主的练声曲内容,加强对学生歌唱力度和刚度的训练,对练声曲的标记位置予以高度的关注,严格的按照练声曲教学方法当中对于气口、强弱变化等所提出的要求开展训练活动,保障学生音符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学生对于声乐曲目的理解能力,掌握良好的音乐语言应用方法。不仅如此,还需要将音乐语言的培养作为练声曲教学训练阶段的重点内容,并充分的结合学生的优势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形式,强化学生的练声曲训练力度,实现了取长补短、循序渐渐的教学目标。
         
        结语:若学生缺乏良好的歌唱技术,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声音条件,也无法实现对音乐作品中蕴含情感进行合理的表达,在开展声乐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练声曲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学习以及歌唱能力,通过对歌唱技术以及歌唱状态的训练,在保障训练有效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专业的声乐技能。在开展专业性声乐教学活动时,需要加强对各项音乐技术的训练,并将其作为学生在声乐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前提,提高学生的歌唱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在声乐教学活动的实施阶段,结合不同类型的练声曲训练方法,强化自身的歌唱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欣.声乐教学中练声曲的选择与运用[J].戏剧之家,2020,(11):147-148.
[2]叶译.合唱排练中练声曲的使用误区和创造性应用方案[J].下一代,2019,(06):4-5.
[3]周俊.浅析发声技能训练中的练声[J].牡丹,2019,(27)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