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甜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明代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使得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尤以江南地区发展为盛,市镇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苏州是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典型地区,本文从苏州地区市镇的区位分布、空间规模、发展模式、主导产业、农商关系、交通条件等方面,浅谈苏州地区市镇经济的发展及动因。
关键词: 明代中期 苏州地区 市镇经济 发展
何为市镇,市即草市或墟市,始于魏晋时期,为乡村地区交易场所。明代时期,江南苏州地区社会生产力普遍提高,主要表现为户口滋繁、商业兴盛、农业产量增加、租佃关系契约化、农业商品化等方面,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发展。
一、苏州地区市镇的分布及规模
苏州地处江南,位于长江中下游三角洲地区,明朝苏州地区建制为苏州府,隶属于南直隶,《明史?地理志》记载“太祖吴元年九月曰苏州府。领州一,县七”。“七县”即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嘉定县、崇明县。“一州”即太仓州。明代苏州市镇迅速兴起,依据樊树志的考证,苏州府下辖州县市镇数量大致情况为:吴县7个,长洲县10个,常熟县15个,昆山县10个,吴江县14个,太仓州14个,嘉定县26个,合计共96个市镇。通常以市镇范围内的人口户数来界定市镇的规模大小,有百户、千户、乃至万户,千户以上即可归为大市镇。苏州府共拥有千户以上市镇有18个,其中吴江县8个,吴县3个,常熟县4个,昆山县1个,太仓州1个,长洲县1个。则中小市镇总数为78个。千户以上的大市镇占市镇总数的18%,吴江县更是占比57%。因此可知大型市镇主要分布于苏州府西南部大运河沿线地区和东北部长江入海口地区,以吴江、常熟为主,占大型市镇总数的67%。而中小型市镇则集中分布于苏州东南地区,以昆山、太仓、嘉定等县分布为主,占中小市镇总数的61%。
二、苏州地区市镇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市镇的类型
陈忠平从经济结构提出分为:生产性市镇、流通性市镇、消费性市镇,流通性市镇为最主要的类型。以经济角度,着重关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基本要素讨论市镇的类型。就生产型市镇方面,苏州地区形成的许多商品专业化生产市镇,在嘉定县和昆山县,嘉定共有15个棉纺织业市镇,比如丝织业市镇(震泽镇)“居民以蚕桑为业,农家亦颇善治桑”、丝绸业(盛泽镇)“凡邑中所产,皆聚盛泽镇,天下衣被多赖之”、棉纺织业市镇(安亭镇、新泾镇)“为棉花、管履所集,其卉织为布,出海宁硖者,是他县为佳”、稻米生产(平望镇)等类型。商品流通性市镇:粮食贸易市镇(唐市)。交通枢纽型市镇(平望镇),地理位置优越,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有“八省通衢,冲繁最剧,万商云集,物资充滥”之说。
(二)市镇的特点
苏州地区的市镇是江南地区市镇中最具代表性的市镇,其发展和江南其他地区市镇具有一致性。
对于市镇的特点,有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仍然可以找到其共同之处,普遍认为市镇靠近农村地区,与农村家庭手工副业有密切的联系,是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集聚点,所以市镇兴起的直接推动力量就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在经济活动中或适应经济活动的要求自然形成的。何荣昌提出江南市镇发展的四个特点:第一,“夹河而市”处于河道密布的地区;第二,市镇大多分布于农业、手工业较发达和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地区;第三,出现一些带有行业性特点的市镇;第四,产生了工商业市镇。
三、市镇兴起的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运输便利
苏州地区地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又依傍大运河江南段和长江,西临太湖,有娄江、吴淞江由西向东横穿而过,经太仓州和松江府入海,“擅江湖之利,兼海陆之饶”外部形成了以苏嘉湖三府地区为主的江南水路交通网络,大运河的交通引力对沿岸的市镇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内部之间河网纵横,诸市镇之间交通便捷,经济交往密切,内外联动形成强大的水陆交通网络体系。
(2)农业生产力提高,商品化程度提升
在明朝中后期,农业生产力达到较高的水平,传统的经济作物,如稻、麦等均广泛种植,且出现众多的优质品种,如占城稻、粳稻,农优良的耕作传统、定额租的广泛推行、轮耕制度的推行,种种的措施使得农业产量不断提升。明代中后期玉米和番薯等粮食品种大量的引进和推广,为粮食的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粮食的大量增产,使得大多数家庭出现了粮食剩余,因此剩余的粮食被运到市镇交易或者成为手工业的原材料。此外,明朝中期在苏州地区,由于木棉和植桑养蚕的收益远比粮食作物高,所以农民受商品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面积的植桑养蚕和种植木棉等经济作物,并且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所以经济作物产量也比较高。“尺寸之堤,必数以桑,田连阡陌,桑麻万顷”,嘉定县,“地产棉花,其民独托命于木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的提高,为手工业的生产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生产供给,推动了苏州地区市镇经济的蓬勃发展。
(3)白银货币化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和交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铜钱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白银自然地就成了稳定的交易货币。在农业中,实物地租逐步转变为货币地租,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正式确立白银的赋税地位。同时,嘉靖、万历年间海外白银大量输入,极大的增加了国内市场的白银数量,白银的大量流通,给予商人积累财富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富商大贾数千里撵万金而来,摩肩联袂”,在苏州地区市镇的商品交易活动中,商品交易无不使用白银,在偏远农村亦如此,白银无疑是重要的交易媒介,是市镇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
总结
明代苏州地区市镇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将整个苏州地区的农村地区容纳到商品经济的活动中,大量的商品原材料、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众多的商人小贩、雄厚的资金都聚集到市镇经济之中,使得诸多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从而推动整个苏州地区的社会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J].历史教学.1964(5)
[2]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市场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2)
[3]傅衣凌.明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93
[4]刘石吉.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J].复旦学报.1987(2)
[6]赵冈.中国历史上的城镇与市场.[J].食货.1983(5)
作者简介:张甜,(1993年-)男,汉族,陕西榆林人,硕士,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经济史、中国近代史、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