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战军
山东省济南中学
摘要:一贯制课程是根据我国教育法有关实施教育年限的规定而组建起来的一体化学校,属于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本文的一贯制是针对初高中“六年一贯制”来展开描述。所谓六年一贯制即在保持国家所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一致的前提下,打破原有的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三年加高中阶段三年的教育制度,重新将初中和高中六年整合为一体,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重新进行学段发划分。以满足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来规划学段课程设置。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角度进行课程开发的教学活动。课程设置看重培育学生的效果而轻课程设置的形式化。充分发挥一贯制的优势,合理安排六年连贯性教学,力求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教育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一贯制;发展“高速路”;学生发展;
引言:
六年一贯制教学依照总目标规划,分阶段科学合理的完成阶段性任务和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目标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高中连缀为一体,学生从初中开始至高中毕业,期间的教育不间断、不选拔,避免了初中到高中的择校问题,一贯制的完成初中到高中的教学目标。无需再为中考担忧、只用奔着高考的总目标来规划和努力。初高中一贯制从整体上进行把控,全面安排教育教学任务和计划,更好的落实新课改目标,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是将初中高中课程完美衔接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思路。文章将从一贯制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优势方面来展开描述。
一、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
(一)缓解初中升高中择校难问题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每一个升学衔接期都会让学生和家长极其苦恼,尤其是择校问题,往往令人苦不堪言。六年一贯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在踏入初中的那一刻,便无需为中考和择校犯愁,只需设立一个总目标:高考。初中高中一贯制,减轻了学生和家长择校的各种负担以及为此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把全部时间和精力连续且持续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和全面的发展,让教育回归原点。
(二)初高中顺畅衔接
传统教育模式下,初中和高中各三年分两个阶段来完成。从环境方面来说,学生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需要时间对新的环境和新环境中的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人和事进行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消耗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从学习层面来看,一贯制教学首先在教材衔接方面实现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自上而下,不重复、不间断。其次对教师的教学模式非常熟悉,因为一贯制大部分教师是初高中一体化循环教学,对学校教学理念了熟于心,节省了磨合适应的阶段,顺理成章的完成了初中到高中学习自下而上的紧密衔接。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没有初升高升学及择校压力,学生就可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来对自己的初高中教育进行规划。学生可以绕过传统的唯分数论传统教学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等全方位的规划和发展自己。这样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自信心更容易树立,进而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对教师自身发展的优势
(一)更专注于教学活动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已经非常了解,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同时也节省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的过程和时间,从而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上,不断革新和开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掌握更全面的课程体系
一贯制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师从初一接班直到高中毕业六年一直循环的教育教学改革试验,且效果突出。这对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初高中一体化教学体系促进了教师对初中到高中整个知识链的融合和衔接,教师可以统一规划初高中六年的教学活动和课程规划,有效的提高教师上课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对学校发展的优势
(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初高中一贯制,避免了中考择校问题,完成初中到高中的持续教学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中学校的相对稳定的生源。不仅可以避免学校自身的生源压力和办学压力,还可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学校对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
初高中六年一贯制,可以将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共同享有学校的教学资源。比如初中高中的学生共用同一个图书馆,学校不仅节约了成本,学生们还可以查阅更加丰富,种类齐全的书籍。再比如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可以开展更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共享更齐全的体育器材,使用更宽广的体育场地。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也大大节约了人员编制,方便统一管理。[1]从整体上来讲,让所有的资源更大化的被利用。让学生得到更好的资源体验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贯制教学体系的优势肉眼可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革新,未来一贯制教育理念将会更加被需要。一贯制课程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一贯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六年一贯制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凸出学校特色文化发展、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方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何振山,谈谈对六年一贯制学校工作的探索[J].
本文系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批准号3701037)“六年一贯制中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创新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