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珂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摘要:当前国际形式风云变幻,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威胁,新时代外语人应当如何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有赖于外语课程思政的正确引导。在“课程思政”理论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本文以翻译课程为例,探讨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把握大方向,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培养家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的全方位高水平外语人才。
关键词:翻译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与必要性;内容与方法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2017)习总书记这一论述对我国高校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思路,同时也提出了要求。除人文性与实用性之外,外语教育还兼具政治性。因此,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意义不容忽视,而翻译课程(外语核心课程之一)添思政元素、进行思政改革更是不可小觑。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式与纷繁的文化思潮,如何把握大方向,坚定主流意识形态,助力青年学子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中国经济社会走向高质量发展、日益走进国际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中国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传播却长期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与中国故事的传声筒,新时代外语人的培养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环。因此,外语思政课程建设不仅意义重大,更是刻不容缓。翻译课程因其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易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转换能力的特点,是外语思政课程建设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必要性
1.推动正确价值观体系的构建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多元文化的冲突和交流不断加强。近年来,国际大环境日趋复杂,随着中国实力与影响力的壮大,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多方围困,百般刁难。其中,以文化渗透形式的侵蚀最为隐秘且危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承载任何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纯粹语言”是不存在的。外语学子因其专业的特殊性,长期处于东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大环境中,更需保持政治上清醒, 谨防帝国主义文化的渗透。翻译课程思政建设要应时之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要素之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助力青年构建坚固的民族安全思想防线, 激活传承优良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的潜在基因, 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翻译课程在“课程思政”理论的指导下,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课程设计,从课程目标的设定、译例译文的选取到课堂形式及课后补充材料,融合思想品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发展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远大目标。通过翻译课程的正确引导,进行政治翻译、文学翻译、文化翻译、典籍翻译实践,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服务意识,做德才兼备,有国际视野的全方位人才。
3.促进全方位创新人才的培养
翻译课程的思政建设,能够促进全方位人才的培养。翻译并非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机械转换,解决翻译核心问题不仅需要过硬的翻译能力,更需要高素质。培养外语学子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思维是翻译课程教学的关键,也是国家战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学者李瑞林(2011:49)将译者的高阶思维的描述为“从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来看, 高阶思维涉及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程晓堂等(2016:79-86)认为“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融入我国优良传统积淀和政治文化元素,将引导学生深化对中西价值观的正确认识,让学生辩证看待西方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理性思考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在翻译大方向层面,对翻译课程进行思政建设有利于帮助外语学子坚定中国立场,开拓国际视野,丰富翻译形式,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创新翻译角度,培养学生的发声意识和创新意识。
4.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将重点放在外语语言与外语文化的习得方面,忽视了母语文化,导致很多学生未能领会璀璨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无法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没有形成践行母语文化的自觉性,以至于我国长期在国际范围内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外语不应仅作为聆听世界的工具,更应成为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的发声筒。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这些文化基因都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对翻译课程进行思政建设,在课程内容中广泛并系统地融入中国元素,有助于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精神,从而让全人类更好地、全方位地了解中国。
二、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1.把握主题方向,贯彻思政理念
外语人才要有坚定而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国家与民族的荣誉和利益至上,恪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翻译课程的思政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方面,不能照搬西方教学模式,应从我国人才培养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规划教学内容,贯彻思政理念,有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国情、党情与民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握大方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完善教学内容,融入中国元素
多年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对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重视程度不高,以至于学生在运用外语表达中国思想、传递中国声音时遇到瓶颈。因此,翻译课程的思政建设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挖掘思政资源,融入中国元素。在思政素材方面,可选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政府工作报告及时政热点作为译例,增进学生对我国国情和政治制度的了解,促进翻译技能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翻译教学还应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温家宝同志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 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 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温家宝, 2009)中国传统历史典籍、诗词歌赋、名著寓言、家风遗训以及节日习俗、民族艺术、文化符号、生活方式等都是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珍贵养料。
3.丰富教学方法,开拓第二课堂
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情感与技巧相结合,将讲解和演练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学习形式。运用影视资料放映、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生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翻译课程育人功能,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方法,还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将思政教育延伸至课外,融入学生的生活。例如,鼓励学生参与校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讲稿翻译项目,开展多语党课、最美外语人演讲比赛,组织学生排演红色短剧,在活动与实践过程中磨练翻译技能,耳濡目染深刻思政理念。
4.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发声意识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理念,是彰显本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环节。(吴昊,2018)新时代的外语人肩负着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任,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发声意识是翻译课程光荣而伟大的责任。在专业素养培养方面,翻译课程在设计环节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避免外语学子在各种翻译场合陷入“无话可说”的僵局。同时,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重视双语转化能力的培养,优秀的译文有赖与译者对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深刻领会,要杜绝“一知半解”“生搬硬套”“偷工减料”的翻译态度与工作方法。当然,没有形成服务意识,忽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那便是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地。翻译课程要利用演讲、展示、讨论等形式,鼓励同学们用外语讲中国的光辉历史、英雄事迹、风土人情,宣扬中国立场、外交政策,面对外界对中国的恶意抹黑勇敢的进行辩驳和抗争,自信地发出中国声音,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5.创新评价体系,引领人才成长
传统的翻译考试普遍是通过文本翻译或讲话翻译检测学生的水平,且考试材料多为课上的曾用素材,导致很多学生为了拿到更高的分数,简单机械地、不加思考地将翻译材料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提升翻译水平,无法灵活调度所学知识。这就要求翻译课程创新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自考和敢于发问质疑的批判意识。应抛弃过去以期末考试论成绩、以标准答案评优劣的考评模式,对学生翻译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可适当降低考试占分比重,提升课堂表现、演讲展示及课后总结的分值比例,对具有创新意识、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鼓励,倡导翻译方式多样化,自主优化、整合资源,培养一批有思想、有温度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三、结语
翻译课程的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理念贯穿始终,注重知识和德育的结合。教学目标聚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大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挖掘思政资源,融入中国元素,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文化自信深入人心;教学实践要在教学目标指引下,丰富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多样化、趣味性教学活动,开拓第二课堂,让思政理念如空气般围绕在广大学子身旁。通过翻译课程引领及评价体系的创新,切实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和综合素养,勉励创新,树立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感,以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培养政治立场明确、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服务意识的高水平高素质创新翻译后备军。
参考文献
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5):79-86.
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 .中国翻译,2011,(01):46-51+93.
温家宝.温家宝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N].人民日报,2009-02-01.
吴昊.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8-23 (006).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梁珂欣 1998年 女 汉 山西省太原市人 硕士在读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