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启示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李旻
[导读]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李旻
        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发展的基石,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理性态度和科学方法,发挥传统文化现实价值和功用,为党的思想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提供资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曾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源头活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时代党的建设要结合时代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确立发展新思想,从“实事求是”的建设路线,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再到“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无疑不凝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另一方面,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发挥积极作用,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历经漫长岁月形成和演变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地域和民族相统一的特点,带有中华民族的烙印。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下的的文化成果,带有历史阶段性特征。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最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精神凝炼与价值取向,虽源远流长但永续不衰。在中华文化起源论中,黄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恰以黄河文化为中心,儒家伦理道德哲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包括百家哲学思想在内的一个具有整体特色的传统哲学体系。在思想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是在中国传统宗法制度里以传统孝悌礼仪为伦理依据,以孔子之“仁者爱人”为代表,彰显出浓厚的伦理特点。人本主义是中国文化体系的根本精神和主题,于个人而言,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华优秀传统美德指导人们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在价值上,以道德判断为价值依据,尤其强调政治伦理道德的功用。其共同点在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各学派皆以“为务治”为终极目标,但求“究天人之际”,以“通古今之变”,政治热情强烈。在强烈的政治伦理道德中,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使命,凝聚为一种社会和个人的深沉历史责任感。简而言之,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首先,兼容并包且包容性高。一种包容性高的文化自身需要强大的自信力,没有强大的自信力就没有博大的胸怀去容纳和包容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存在。其次,传承性强且永续不断。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力量,汇集民族精神,以隐性的方式作用于国家、民族、个人的发展,这一巨大的思想力量,使得中国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独一无二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因时代发展、社
进步、文化传播而相互交锋、沟通、选择,吸收、渗透,从而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华民族特点的新的文化体系。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在中国生根并发挥作用。按照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毛泽东强调:“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剔除改造其消极的、落后的一面,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优秀的、积极的文化土壤里面,《矛盾论》、《实践论》等多著作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思想。”[]
        当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观点、立场分析问题,用新的角度、新的观点,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能够加深理解阐述发挥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先要结合民族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将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另一方面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亦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在新的时代下、条件下传承、更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党的思想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融汇各个历史时期、多个民族、多种文化精华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曾经发挥积极作用的、至今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仍有重要价值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等优秀精神成果的总和。
        以秦汉为论域,儒家学派代表孔子曾提出:“不耻下问”,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并提出“四毋”原则。这是尊重客观、言行一致、笃实躬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内圣外王之道”。客观规律是客观存在且可以认识和把握的,只要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实现 “制天命而用之”,正如“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只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无往不能,者作为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史的优良传统,实际就是研究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性,即“实事求是”。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实事求是”思想萌芽,至汉代,《汉书》中首次出现“实事求是”一词: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此“实事求是”实则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为在治学之道上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现实基础上认识内在规律,这正是“实事求是”的具体表现。
        由古至今,“实事求是”从萌芽到认识论再到行为,演变发展过程虽漫长,但求真务实的核心精神从未改变,形成了传统文化中尊重客观事实、务实、求是的优良传统。1938年10月毛泽东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报告中最早提出“实事求是”命题。

一句“实事求是”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到近代思想的发展史,毛泽东正是在吸取过去优秀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经学、哲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清理、批判和吸收、总结和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实事求是”这个问题上的一经验总结。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并将实事求是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对具体的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唯物史观相联系,实现了对这个古老命题的马克思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百年来在具有优秀历史的文化土壤之上受到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熏陶。所以,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受到地理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形式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存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伦理规范、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传承着、发展着、完善着,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渗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然我们要“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无疑就是利用好传统文化遗留的宝贵资源。这种“利用”,是继续、是传承、是发扬,但是又是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的“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就是在继续、传承、发扬的同时秉持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否定之否定而成,生命力强、包容度高、独具特色。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念、宣传思想、价值取向均与历经批判性继承下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相通之处的。党的思想建设,就必要在批判中继承,不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新党的思想建设新篇章,彰显中国文化的伟大号召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党建思想的融合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时俱新、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表明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以理性务实的态度传承并创新,以科学的方法批判并改造。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展新的实践,适应新时代要求继续改造发展,在改造发展中继续传承创新。中国党史文化实际上正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以理性态度和科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上下互动,多元联动,继承、批判再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既不能受外来思想掌控,也不能闭关锁国;既不能照搬历史,也不能否定传统;必须通过科学的、理性的方式,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中外文化的相互补充。[]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简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仅是马克思革命理论发展创新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抱有美好的愿景和坚定的信念,儒家推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天下大同”思想;马克思主义学说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其中的对立统一思想、普遍联系思想和运动发展思想是实质和核心所在。[]有无相生、阴阳调和、物极必反等思想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辩证唯物观。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适用必须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实际国情相结合。所以,“马学”为体,国学为根,是我们科学理性的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既使得马克思主义学说在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互鉴、互融的过程中更加充实完善,也有利于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发展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传统文化是传统社会的产物,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兴衰变迁,是国家和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心中深厚的情感烙印,伟大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时刻激励着民族的奋进、图强,指引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基于此,我们应当用辩证的眼光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一分为二、批判继承。
        百家学术皆以“为务治”。儒家重“德”,强调“以德为政”,儒家崇“义”,以守“道义”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观;道家言“和”,以“道法自然”推崇天地人之和谐等。以和为贵、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先人后己等思想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中国自古用“礼”,以“礼”规范人们的伦理思想、行为方式和社会秩序,“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制度不容侵犯;中国也重“法”,法”是维护封建专制最强有力工具,极力保障至高无上的君权绝不动摇,“唯法独尊”更是将专制集权推向顶峰。批判性继承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其自身系统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一分为二,批判继承,是我们理性的、科学的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批判”是剔除传统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糟粕,“继承”是传承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优秀精华。批判是为了更好的继承,批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张岱年先生提出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理论:所谓“综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家思想进行综合,同时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将其精良融合为一。所谓“综合创新”则是在批判继承之后,综合地创造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新的文化体系,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融合的实现。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必将经历现代转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式方法也将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力量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新时期,我们党继续坚持“批判继承”的科学方法,一方面,积极传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科学态度,以发挥其真正的促进功能和巨大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4]郑德荣,邱潇.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渊源与思想精髓[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7),第55-60页.
 [5]赵瑞华,孔君英.论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理论月刊,2011(7),第186-188页.
 [6]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1 年,第 77页.
作者信息:李旻,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基金项目:2020年安徽省“三全育人”试点省建设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项目(sztsjh-2020-3-51);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20jyc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