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何祉源
[导读] 在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何祉源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广州市,510006
        摘要:在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的认同与继承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品德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明确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中,促使思政教育生活化、为思政教育提供传播载体、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价值所在,分析融入过程中面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矛盾、主导性与多样性矛盾、文化环境过于复杂化困境,旨在分析中华文化认同融入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育的路径解决办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华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思政教育;优秀传统文化
引言
        优良的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长久发展,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最好印证。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对于促进各民族凝聚力、团结统一具有重大意义。受到不同民族地区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特征。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中,对于促进各民族团结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促使思政教育生活化
        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泛政治化”、“科学化”以及过度“理想化”等思潮的影响,中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普遍存在偏离实际生活、缺乏针对性疏导等问题。但中华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产物,具有质朴化、生活化的特征。正是由于传统文化具有通俗直观的表现方式,这使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能够顺利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中,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认同。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育通过运用具有特色的乡土资源,使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和内容更加生活化,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二)为思政教育提供传播载体
        在中华上千年历史文化发展潮流中,如今的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无论是有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还是在文学意蕴方面均蕴含了极其丰富和深奥的思想道德观念。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可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多样化传播载体。具体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需要接受学校正规教育,还应通过参与文艺活动、礼仪节庆等课外实践活动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一方面,少数民族特定节日是思政教育的传播载体,如壮族的“牛王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爬坡节”、“赶秋节”等节日。充分表达了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可有效集聚少数民族学生的凝聚力,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可见,学校教育、文娱活动等方式都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传播载体。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成为传播载体。如鄂伦春族的长辈从小会为小孩讲述英雄、神话以及劳动故事,从幼儿时期便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因此,可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相关的历史名著以及民间文学中多种教育素材的传播载体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
        (三)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认同是顺利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础条件。因此,重视文化认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促进各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通过思政课程教学转变学生传统价值观,最终培养出具有民族团结意识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青年。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创始人之一张耀灿曾提出,要想促进思政教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爱国主义传统、家庭伦理等道德教化观念;思政教育中所涉及的内容与少数民族礼仪习俗文化中体现生命感知、感恩等观念不谋而合。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是丰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的关键要素。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有利于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程内容和促进思政教育发展。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多处在边疆地区和边疆地区毗邻地,该些地区的民族习俗、宗教文化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威胁中国边境稳定的风险隐患。因此,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使其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丰富少数民族思政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对于有效抵御西方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矛盾
        中华文化认同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其来源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包含着社会、经济、政治等内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少数民族团结一心、勤劳勇敢的根本原动力。
        但上千年的中华文化包含有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等腐朽观念的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相悖,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社会生产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致使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进而产生了新旧文化的冲突。如农业社会的宗法观念与现代民主科学观念发生冲突,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与现代法制规范有悖。总而言之,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生冲突,因此,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要以批判的目光看待事物,以此顺利地从传统文化转向到现代文化。
        (二)主导性与多样性矛盾
        近些年,国家相继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内容从多个方面明确了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强调思政教育具备主导性与多样性特征。但在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推进过程中,面临该课程主导性和多样性冲突的问题。思政教育的主导性是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是我国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范围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可以说,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要求。思政教育的多样性是指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时,在目标设定、内容选择和学习方式选择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求高校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还要求发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多样性优势,最终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相结合,筛选、整合并运用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丰富的内容来加强思政教育主导性。在思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仍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

但受到不同少数民族学生所处地域环境不同的影响,此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作用会与学生已有的民族文化理念产生一定的冲突,致使思政教育进程难以顺利推进。因此,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注重文化认同教育内容的贯穿,以提升文化认同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时效性。
        (三)文化环境过于复杂化
        随着社会经济变革日渐深入,人民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多元文化相互交融,致使人们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都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长期以来,相较于其他地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受制于特殊人文和地缘因素,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受阻。一是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最终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组成结构也较为复杂。不同民族学生的教育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有所区别,这也正是导致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的关键所在。总体而言,在文化大爆炸时代的冲击下,不同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是导致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二是民族关系的复杂化。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分裂的主要实施目标,利用宗教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侵蚀,通过故意夸大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矛盾来制造诸多无端的民族矛盾。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思想不成熟以及容易动摇的特点。因此在西方国家的恶意煽动下极易被错误思想误导,进而对高校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形成阻碍。三是宗教问题复杂化,宗教文化冲突在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仍旧广泛存在。与此同时,宗教文化已从诸多方面融入到生产生活中,并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不同宗教文化的差异性也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接受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带来阻力。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往来日渐紧密,民族分裂势力也会借此时机,向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灌输民族分裂思想,致使宗教问题日渐凸显,严重阻碍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进程。
三、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的路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纾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关键。高校应当通过培训活动、优化队伍结构等方式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纾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一是高校应当定期开展多种教育培训活动,显著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知识素养,使其通过现代化教学方式顺利地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过程中,推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二者矛盾。二是优化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结构。高校可选拔一批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骨干积极地参与培训。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与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内容列入培训规划中。同时,高校还应组织思政教师针对如何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更好地融入到思政教育中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此不断提升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思政教育教学实施能力的同时,纾解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冲突。
        (二)完善领导和组织保障机制,调和思政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矛盾
        为协调思政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高校应通过完善领导、组织保障机制,以思政教育主导性为核心,以思政教育多样性为辅助,促进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顺利融入思政教育。第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着核心领导地位的作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朝正确方向稳步推进。与之相似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理论,为思政教育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明确方向。因此高校应当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作为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充分结合,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文化教育政策,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加强学生的凝聚力。另外,各级党委、政府应当依据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可实施措施,帮助高校有效纾解思政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间矛盾,顺利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进程。第二,优化组织保障机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以及社会各界、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息息相关,需要高校全方位优化组织保障机制。从全国来看,要构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机制,应实现相关各职能部门、少数民族组织社区等社会各界力量的相互配合,通过以党中央领导为主,各地区相关部门引导为辅的方式,有效协调思政教育主导性和多样性间的矛盾。
        (三)借助新技术创新的传播探索,营造思政新媒体传播环境
        一是加强思政教育多媒体传播平台建设。高校应当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将文化认同教育通过多种方式融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中。高校应将少数民族的历史故事、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通过动画、视频以及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不断创新出具有较强趣味性和丰富内涵的新媒体内容,并适时推送到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以此提高大学生用户的黏性,提高新媒体平台的吸引力。二是积极开展网上交流互动。相较于传统交流方式,新媒体交流平台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专门的交流新途径,尤其是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号的设置。学生应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多媒体交流互动平台,及时地订阅并定时查看平台信息发布窗口,积极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在交流中拓宽知识面。另外,该平台的管理人员应针对学生的留言和问题予以及时回复和解答。还需有针对性地推送与学生学习需求直接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更加深入的感知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的精髓所在。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分享和转发文章到朋友圈,以此不断扩大学校官方媒体平台的粉丝数量以及粉丝互动程度,进而使思政教育的传播范围更广泛。三是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创新中华文化认同融入的传播途径,高校应通过新媒体技术培训课程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使用能力,来提高思政教师对新媒体平台使用能力和新媒体内容的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玉祥.少数民族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50).
[2]崔莹.新疆高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探究[J]. 科教文汇, 2018(4).
[3]蓝文思.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5).
[4]庄伟.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7(27).
[5]杨萍.心理学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7).
[6]陈卓.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6).
[7]郑宏颖.论思政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与增强作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
[8]黄玲.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研究[J].卷宗,2017(20).
[9]薛峰,毛晓红.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途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5(1).
[10]崔莉,解征凡,张慧玲.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工作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8(1).

作者简介:何祉源(1981.8—),男,汉族,湖南郴州,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讲师
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课题】
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2020GXSZ0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