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中科学与实践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陈季红
[导读] 随着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
        陈季红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  肿瘤科  山西省太原市  030053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以及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为了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战略目标,医学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本文并讨论了医学教育中科学与实践的融合。
关键词:医学教育;科学与实践;融合
引言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医学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变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长,加之人口数量的继续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逐渐严重,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等,对医学教育的育人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医学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特殊规律,医学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状况,都严重影响了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 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1.1医学教育的结构需要优化,各学科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结构和办学层次不能满足建立新型的卫生服务模式的要求,卫生人才的培养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同时并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愈显突出,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口径相对较窄、社会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的措施调整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拓宽其专业口径。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导致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从事卫生的人力和医学教育的现状差异很大,特别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医学教育院校的数量相对较少,办学的条件和规模不能满足该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1.2医学教育管理不够规范,投入普遍不足。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成本较高,医学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教学设备的更新以及实验室的建设等,都需要较多的经费投入。这些年,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还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教育成本分担的机制。
2、医学教育中科学与实践融合的措施
        2.1 “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医学教育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广大医教人员,落实“以人为本”,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思想上重视教学工作,充分准备好每一节讲义的内容,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其次,要密切结合医学发展的新动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不断完善教学的知识理论体系;最后,要不断提高自身带教能力,不断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有关知识和诊治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履行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卫生服务的职责中培养人才。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坚持 “育人之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去,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人类健康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精神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引导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卫生人才。
        2.2 “统筹兼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教育体系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教育体系,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要包括:
        2.2.1 统筹医学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协调发展。

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严格控制其规模,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大力培养基层卫生人才和拔尖创新卫生人才,不仅要办好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医学院校,还要办好各级卫生类职业院校,形成各具特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级别的医学教育格局。在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上,既要设置医学类专业和各类相关医学类专业,还要设置药学类专业和中医药专业,高度重视中医药的教育,努力提高医学教育的专业办学层次,推动医学教育的协调、持续发展。
        2.2.2 统筹城市和乡村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城市和乡村医学教育协调发展,重点是大力支援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医学教育,通过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措施的逐渐强化,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医学教育的对口支援力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乡村等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
        2.2.3 统筹医学院校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医学院校的三大职能。医学院校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在坚持“服务是宗旨,从贡献中求发展”的前提下,把医学教育发展和科研创新以及医疗卫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荟萃等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医学教育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医疗卫生和生物生命科学的科技创新。
        2.2.4 统筹卫生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卫生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在按照党中央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下,要合理规划卫生类院校和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各类卫生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在积极培养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等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形成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彼此衔接的现代化医学教育体系。
        2.3 “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医学教育办学条件。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医学教育的设立、招生规模的调控、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教育的资源配置必须进行规范管理。在这方面,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管理还不太科学,也不够严格,而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中都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加强医学教育的规范管理,就必须把加强和改进管理放到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好,重点做好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和加大投入三方面工作。在完善和坚持现行的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的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发布医学教育信息等措施,督促各医学院校提高管理水平。对于那些合并有医学院校的高等大学,在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发展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在继续进行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新的同时,要努力促进医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医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新交叉学科的产生。                        
3、结论
        随着对基础科学的新的、更广泛的定义的出现,以及对认知和课程整合的关注,提供了一个可以重新考虑整合目的,并为实现预期的目标而重新努力的机会。为了避免无休止地追求格式错误的想法,课程设计者和教育研究人员必须再精心设计的教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活动。对基础科学和临床科学的综合理解可以使未来的临床医生准确有效地利用他们的所学来获取新的知识,在复杂的系统中执行以及致力于识别和纠正健康差异。通过这些理论上和经验上的进步来推动我们对科学与实践融合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王旭, 冯丽梅, 李娟, 等. 培养中医药大学生科学精神和能力的意义与途径探讨 [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 20(2): 220-2.
[2]                 张宗明. 高等中医教育应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proceedings of the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讨会, F, 2006 [C].
[3]                 周琦, 孙刚. 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