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少年“体教融合”的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曾玉
[导读] 在新时代、新征程发展体育的背景下,剖析体教融合的各类途径

        曾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摘要:在新时代、新征程发展体育的背景下,剖析体教融合的各类途径,从而展现学校体育人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精神。试看当今华夏,迸发无限活力与创造力,就新时代青少年体育改革进程来说,过去是借鉴苏联的举国体制、美国大学生体育文化,现在是“体教融合”的思考与探索,无一不推进体育教学事业的进步。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我们的梦想不仅需要我们这一代的艰苦奋斗,更需要下一代少年儿童的开拓与创新。近年来,国家、地区、个人为发挥“体教融合”在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指导意义推出探讨了一系列政策与见解,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质健康测量新体系、走班制教学的体育课程等等,为解决当下青少年体育教学提供了可行性意见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
关键词: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质健康、走班制
        体育是伴随人类起源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在历史长河和人类文明进步中,其理论也在逐步发展和成熟,慢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将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育体、育心、育志的功能。自“二十八画生”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等论著出现,标志着我国开始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重视体育理论的研究,达成了体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教育家杨昌济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强健的体魄,就会缺乏勇毅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学问和事业也会受到影响,并认为体育关系着国家的盛衰兴亡。以下是关于近年来“体教融合”新举措的浅谈:
一、新时代全面育人的体育健康之路的继往开来
        从二十一世纪初的“四育并重”的教育方针的指引,到2007年7月出台的《中央七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该政策是系中国成立以来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文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然而,面对“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等问题的出现,2016年10月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长远问题。2021年,大家都聚焦这个“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值东奥等各大赛事来临之际,要建设体育强国,离不开体育人才和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壮大。“十四五”是我国新时代新阶段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五年,也是全面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第一年。这一系列政策,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修正完善,使之符合时代潮流,为青少年体教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其发展的前提保证。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新体系应运而生
        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成效并不显著,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后发现,《标准》测试结果公示是近些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创新举措,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针对社会大众对《标准》测试结果公示的认知不足和教育部门《标准》测试结果公示的实施机制尚不健全这两个主要问题,在“地方标准”中形成“传统体能素质类指标+健康体适能类指标”的体质测量指标新体系。该体系的精准分析具有警示性、个体指导性、共享性。加强了分析结果的公知性。针对当前达标结果形成校长知晓的“全校析”、家长知晓的“学生体质分析”。该体系联动多方机制,积极创建家校共管共育的校内外精准干预,强调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基于大数据技术,公示的透明度大大提升,“整体评价、整体督促、整体表彰”的全社会共管共育,拓宽了青少年体教融合的渠道,是其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走班制教学的体育课程初露峥嵘
        从2017年开始,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先后在全国60多所不同类型的中小学进行了“体育走班制教学”试验。从试验情况看,“体育走班制教学”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均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教学改革难度适中。“可选择性”和“专项化”是“体育走班制教学”与以往体育课教学的最大区别,也是改革的最重要之处。实施“体育走班制教学”会遇到何种主要困难,这些困难是否难以克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教授在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中进行了解答:遇到的主要困难涉及排课、项目设置、教师专业性、体育场地、学生选课5个方面,除了场地的困难较大以外,其他的困难都不难解决。具有基本体育条件的学校都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体育走班制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可立即实施,条件不足的学校可逐步实施,条件很差的学校暂不实施,但不提倡有条件的学校也固守“低级重复”的体育课模式。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可选择性”旨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特点和兴趣选择心仪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而“专项化教学”旨在让学生“在长达数年的体育学习中熟练掌握运动技能”。该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是根据现实情况而进行改良的一种创新形式,成为社会大众的热点话题,但想要全面实施还需要教育部门、社会大众、学校、家长的共同认可和努力,完善相应机制是首要保障,开行试点是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彰显其生命力与可行性社会价值。走班制教学的提出是体教融合实现的新兴形式。
        野蛮其体魄为的是文明其精神,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从“四育并重”到“五育并举”,从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从学校体育到全民健身,从学校教育到家校共育。无数当代青年学者修身理性、砥志研思,在体育改革事业大潮中探寻正确方向;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披荆斩棘,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杨文轩.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8
[2]汪晓赞.历史演进与政策嬗变:从“增强体质”到“体教融合”--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演进的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20,(10):3-10
[3]张强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公示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学刊,2021,(1):114-119
[4]毛振明. 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从当下学校体育改革5组“热词”说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