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融”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饶紫薇
[导读] “三进一融”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育人方式上的改革

        饶紫薇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三进一融”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育人方式上的改革、探索。“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为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育人文化氛围、力量支撑,建立了动力与协同机制。基于“三进一融”育人模式,破解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中存在的教材、师资、教法等方面难题,应坚持从学生关键素养挖掘、思想导师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构建、协同育人方式探索、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等全面推进、系统形成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工作范式,助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
关键词:“三进一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高职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我国目前正处于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碰撞、交错、渗透的复杂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处于“孤岛”困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协同教育格局尚未有效形成,“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当今高校进行育人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理论和指导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强调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验证和发展。2016年底,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立足于三全育人的重要理念,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三进一融”的育人模式,即思想导师进学院、职业导师进班级、素质导师进社团,全面推进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将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建设。鉴于此,本文在“三进一融”视野下深入挖掘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不仅可以拓展会计课程的教学思路,还可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正确价值观的会计从业人员,从而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同时也为后续的会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
        (一)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因此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下,我国财务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升。目前我国培养财务人才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财务从业人员,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重专业技能、轻理想信念”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普遍。推进内部课程体系改革,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地融合融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会计专业综合改革的主流趋势。因此,为了培养新时代经济发展新阶段德才一体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在传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会计课程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迫在眉睫。
        (二)充分发挥会计专业隐性思政功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会计人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地位也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财务领域发生各种违反职业道德和影响执业质量的不良现象,使我国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危害到信息使用者和所在单位,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财务领域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有效降低会计舞弊、财务造假等事件的发生率, 落实到高校这一环节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知敬畏、守底线的良好职业品质,在源头上就切断财务危险品的生产和杜绝财务危险品的产生。目前,高职院校绝大部分专业课程都以教授知识技能为主,对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认识不到位,无法发挥出专业课程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隐性作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要素有机地结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作用,打造整体课程教育模式。
        因此,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入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从而有效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同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升会计专业实际教学效果以回归育人初心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呆板、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只把关注点放在会计专业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传授方面,不能立足价值和创新体系的构建,单从知识育人这一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效果普遍较差。教师能否从专业课程中完全有效地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以大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师生互动要素融入教学过程,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通过专业课程内容和时事热点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探索关系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热点问题,不仅丰富了专业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实现了知识与价值体系建设的统一,促进会计专业教学“回归育人初心”。
        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自2016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开展高校“三进一融”模式的育人工作以来,会计专业积极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聚焦学生成长,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分享会、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学生活动等方式,努力构建“大思政”宣传教育工作格局。这为推动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积累了经验、总结了规律。可以说,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众多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育人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须具体分析其问题,便于寻求解决措施。
(一)“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不完备
        在各学院普遍依托自身专业特色、加强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引导、努力打造“课程思政”金课、营造“课程思政”氛围的大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目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主要聚焦教师个体对所授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和初步实施阶段。但是,课程中德育内容楔入生硬,随机性很强,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体系。因此,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还需高度重视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载体,规范会计专业教材和课程建设,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引导教师在知识传授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课程思政”理解存在偏差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培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以来,会计专业教师在认知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有的教师担心专业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会挤占正常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有的教师认为会计课程中大部分是枯燥深奥的理论,本身就缺乏思政教育的土壤;有的教师把“课程思政”错误地理解为课堂上讲一点思政课的内容,在会计专业内容之外添加一些思政元素。因此,专业课程授课出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此外,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尚未形成育人的同向同行。两者对于育人的价值理解常常存在偏差,也导致了专业课教学无法真正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目标。
(三)“课程思政”实施能力不足
        课堂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主阵地,会计课堂教学内容比较理论化,甚至内容相对滞后,且缺乏深入挖掘和运用非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中德育、智育等育人资源,因此导致会计课堂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此外,课程之间的衔接也有待强化,相关会计理论课程应该互相补充,不应该出现空缺和较多重复的地方。其次,会计专业目前的教育方式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无法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和研究所学的知识。最后,会计课堂教学未能充分结合网络、文化、实践育人来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拓宽教育途径。以上问题导致了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不理想,教学效果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三、基于“三进一融”的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从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看出,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三进一融模式可以将育人的理念与实际融入管理、教学和服务之中,贯穿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对于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三进一融“模式下,会计专业努力寻求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探索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思路和改革路径,把育德育人的目标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一)融入思政元素完善课程资料
        课程规划的目的是明确会计学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自然地、适时地融入德育和智育。财会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较多,教师应按照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案,在动态化管理模式下完成教材内容更新,在课件中以鲜活的情景、典型的案例和发人深省的文字等来彰显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从而达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德育价值引领的双重效果。在思政教育环节,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学习法规知识、掌握会计准则,在会计报告形成过程中保持客观、及时、完整,此外教师也需要传递公允披露会计信息的意识,使得学生可以充分认知到规范的会计报告能够助推市场有序性建设。管理会计课程可以提高学生会计决策水平,财务管理课程则能够完善学生财会岗位知识结构,因此在思政教学过程中需结合价值管理、财会知识、信息披露、财务决策等内容,引导学生从社会发展视角形成科学的价值管理目标,结合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而非仅注重如何为企业带来最大化价值,这也表明财会岗位人员同样需要关注如何达成社会价值目标。
        (二)完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在“三进一融”的背景下,精心打造学科交融的教学团队,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一是思政课部牵头成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 团队,发挥思政课教师、会计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不同学科背景和专业特长的特点,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二是定期开展集体备课,通过立足会计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进行多学科资源的整合与活动载体的共建,从而凝聚成集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培养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一体的教育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可以为会计专业教师、辅导员在理论指导方面提供支持,为其在思政实践层面答疑解惑,还要主动参与规划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配合会计专业教师形成合作伙伴式关系,打造课程思政集体教研模式,以定期召开研究交流会集中讨论会计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难点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会计专业教师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提供会计专业相关的鲜活案例,让思政教育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能够和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相结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教学。
        (三)构建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作出的价值评判,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过程的良性发展。重视思想导师、职业导师、素质导师德育功能的发挥,就应该建立实行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考评和奖励机制和评选细则公开透明,着重强调以学生为本,兼顾灵活有效及人性化,通过完善教师评价激励体系,每一项工作按要求分门别类记录在册并折算成分,使育人工作规范精细。每学期末以及年度进行汇总核算,领导监督小组依据育人工作计划的落实、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反馈等进行审查和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给自己的各类导师打分,再按比例折算。把育德能力作为教师评价、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激励和引领各类导师正常育人工作,另一方面,完善约束机制,对导师出现的不正确的行为严肃认真地处理。奖励与约束结合,调动各类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德育能力。
        (四)拓展育人空间渠道
        思政教育的阵地不仅局限于课堂,还有各类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是高校立德树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之一,只有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将育人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综合能力。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将团队文化、企业家精神融入课堂,定期组织活动,邀请企业管理者、专家走进课堂,充分发挥“三进一融”中的职业导师进班级的作用,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此外,可以构建朋辈导师帮带平台。朋辈主要包括校友、学生骨干、党员和先进典型。诚聘优秀校友指导、引导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骨干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积极性,能够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组建党员帮带队伍,可以推进“德育传帮带”工程。依托国奖、省奖获得者来组建先进典型队伍,带动会计学子勤奋刻苦、努力钻研。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
报,2019-03-19.
[2] 于佳曦.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其路径选择[J]. 科教导刊,2020-11-1.
[3]苟建强.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0-05-29.
[4] 陈中斌,杜春华.财务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问题及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1-06.
[5] 李丹,李康.三维视角下“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1.

作者简介:饶紫薇(1992-10),女,汉族,籍贯:湖北省鄂州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