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周小鸯
[导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周小鸯
        青田县腊口铁资中学教育集团  3239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素质人才的形成要从小学阶段进行培养。而在小学所有科目中,科学作为集合了生物、化学、物理、自然等科目的学科,具有很好的素质培养基础。要想将小学科学教育真正与学生素质培养联系起来,就要积极的将课程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生活实际出发探索科学的奥秘。本文就从生活为出发点,将小学科学教育与生活化教学关联起来,让小学科学从生活中来,为小学科学创建生活化场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科学;策略
        引言:
        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全面、具体且有实际内涵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特色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求真态度、发现科学真理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学生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应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知识拓展的能力。而学习的基础就是老师要将小学科学教育与实际结合起来,让教学从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实际开始,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对于自然的浓厚兴趣。而面对如此宏大的教学目标,现有的小学科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很难将目标分解于日常的生活实际中。因此 ,面对问题与困难,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帮助老师解决现有问题,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水平。
        一、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符合小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
        小学科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素养的重要责任,对课程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1]。而小学科学在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上都比较强,因此要做好小学科学的教学并不容易。面对实际问题,需要从学科融合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小学科学知识的具体化,将小学科学的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形成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科学从生活中生根发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到科学的魅力与内涵,增强自我知识的积淀。
        (二)符合小学生思维特征
        小学生刚进入学习阶段,对于学校教育还处于适应时期。这个时候学生的特点通常是爱玩、调皮。对于课程的学习也基于兴趣而不是需要。因此,面对学生现有的思维方式,老师要调整教学方式以迎合学生的思维,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传播知识。而小学科学知识是对于客观存在的现象进行的总结归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并不能从现有的思维能力接受理解。

所以,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小学科学的教学,让学生从身边接触到的事物出发理解科学规律,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二、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设置教学情景
        小学生的学习模式与青少年不同,是好奇心驱使的学习方式[2]。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场景是很重要的。生活化教学要想在小学科学中合理应用,就必须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日常场景中了解并探索其中蕴涵的科学知识,从而对知识进行内化。在思考如何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时,老师要多从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原点,用生活化的实例将科学教学落到实处。例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关于温度与水的课程中,可以准备一瓶矿泉水,分装到两个杯子当中。第一个杯子中的水不做任何改变,第二个杯子中的水进行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至沸腾时关闭酒精灯。同时将两杯水盖上盖子,看杯中水的形态变化。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因为太过于平常而被大家所忽略。当老师将这个现象作为一个课堂中的实验学习时,大家才有了观察的意识,这就激发了学生对于其他生活实例的观察兴趣。让学生讨论思考之后老师进行答案的揭晓,并总结科学规律,这样学生就能从实际出发学习到科学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积极组织户外活动
        小学生好玩的性格是众所周知的,而科学作为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最好的教学方式不是在教室中坐着学习而是将课堂设到大自然中,让学生在实际接触中学习科学知识。对于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大自然,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当然,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些作业的辅助。比如在学习噪音相关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感受不同噪音下人的感官变化,再观看下不同动物对于噪音的反应。然后布置一篇关于噪音的小科普文章,让学生动笔写下噪音的产生和危害,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结语
        总得来说,小学科学的教学必须从生活实例出发,将科学知识用生活实例讲解出来,提高知识的可接受范围。对于老师来说,讲解科学知识并不需要对知识本身有多深的看法,而是要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理解其中的内涵。这就需要老师多组织课外的实践活动,将科学的规律用实践归纳出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和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对于生活实际观察的兴趣,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厉伟.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 000(001):107-107.
[2]买尔比亚.依布拉音. 基于生活化的小学科学教学探究——以"温度与气温"为例[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4):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