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散打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协调能力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阿斯白克·莫明
[导读] 目前,在很多高校,散打教学的普及度,受关注度正在逐步提升

        阿斯白克·莫明
        新疆克州文旅局业余体育运动学校  新疆克州    845350
        摘要:目前,在很多高校,散打教学的普及度,受关注度正在逐步提升。一方面,其比较贴近高校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诉求,以致吸引力也更强;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育环境相对宽松,为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提供了空间与条件,也促进了散打教学的开展。而在散打实践中,协调能力是每一位散打参与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其为学生散打技能的提升提供了保证。尤其是散打中涉及的“踢、打、摔”等项目,更离不开手脚的协调配合。因此,教师在落实高校散打教学时,应将协调能力培养置于首位,并不断强化对教学措施的调控,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夯实散打功底、提升协调能力提供铺垫。让学生在充分、科学、深入驾驭各项基本散打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其协调能力。快速掌握散打技巧,更好发展综合素养,实现身体素质、心理状态、道德品质的全面协同发展。
关键词:高校;散打教学;提高;大学生;协调能力
        进入新时代,随着全民健身思想与现代体育理念的深入贯彻,大学生对散打的热衷度、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而且,散打本身是建立在丰富的肢体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的积极、健康体育项目。其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调适、压力排解、素养塑造、品质培养等,都有着极为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同时,散打中涉及的很多技巧、动作、规范、标准等,都需要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内化。尤其是对应的拳法组合、腿法组合、拳腿组合、拳摔组合、腿摔组合等技法,必须建立在对“踢、打、摔”等技法的娴熟驾驭基础之上,以通过学生的全身肌肉协调配合,来实现对各项动作应用的精准判断,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塑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高校散打教学中探寻提升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措施与科学途径时,必须以学生身心实际与技能现状为基础,做好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的深入分析与充分优化,来指导散打教学开展。从单个动作、完整动作、动作组合等入手,借助科学的训练与深入的指导,来实现对学生散打协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不同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就自身身心现状开展即时调适,为确保其综合素养得以充分增强而奠基铺路。
        一、在针对性训练中夯实学生的散打功底,培养其协调能力
        对于初次接触散打教学的大学生而言,帮助其夯实散打功底,促使其掌握基本技法,显得尤为很重要。而且,由于初级阶段涉及的动作相对简单,且易于掌握,更利于学生散打技能的发展与协调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开展初级阶段训练指导时,应以针对性训练为统领,并结合具体教学项目与预设教学目标,通过对一些单一性、周期性、重复性训练动作的指导,让学生充分掌握有关拳法、腿法、步法、摔法的要领,以提高其打击力量与动作速度,来发展自身协调能力。同时,随着学生对每一项动作要领掌握的更加充分、深入、全面,其在基本技法运用中的身体协调性、动作规范性也会获得更好发展,不仅利于其散打技能的增强,更利于其协调能力的培养。此外,结合不同学生的身心特性、运动天赋、协调能力的现状,教师在基本技能与技法训练中,也应注意指导的科学性与差异性,以确保各类学生的训练兴趣均可得到充分发展,使其在积极参与、刻苦训练中不断提高,来调动身体的协调性增强,为协调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二、在混合型指导中发展学生的散打技能,增强其协调能力
        散打中涉及的各类动作、技术组合,离不开混合型训练的强化。但是,由于该项目对应的动作复杂性更高,难度更大,且对于大学生复杂神经的联系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落实散打技能指导时,应根据每一个学生对单一动作的掌握情况,来科学设定教学任务和目标。以确保学生在娴熟驾驭每一个单项动作的基础上,顺势进入下一个阶段组合动作的训练。进而在“踢、打、摔”等技法的综合练习中,逐步适应对左右手、左右脚的协调配合。将不同的摔法组合运用至强化训练领域,以迅速增强自身协调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出自身主动肌力量,开展对对抗阻力的抑制或消减,展示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此外,针对不同学生在组合训练中的具体表现,对其开展强化型指导,将其划分为技术型、力量型、技术力量型三种类型,就腿法、摔法、拳法予以改进,对其编排出更为贴近其实际的技术动作,来实现对其协调能力的增强。
        三、在延展性实战中强化学生的散打素养,提高其协调能力
        散打的最终目的是强身健体、调适身心,而协调能力的提高,则离不开辅助性实战训练的推动。尤其对一些已经掌握了具体动作技巧、规范要领,且迫切希望在实战中来检验自身技能现状的大学生,教师更应定期、适时来组织开展一些实战演练与模拟对抗,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技法的变异与创新,实现对其灵活运用,以进一步发展其协调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实战训练时,应注意其延展性、多样性、丰富性,使学生对展示自我、检验自我充满期待。进而通过对各类技法、动作组合的驾驭,来提高其应变能力、预见能力、应用能力、运动技能、协调能力。使学生在“喂招”中自主判断对方的防守策略;而防守中,找寻更为有效、精准的反击时机,以通过进退、攻防,以及对手的高矮、强弱,做出应对策略的调控,将其反馈至大脑的协调组织与肌肉的协调配合领域,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实战挑战。此外,在实战结束后,还应组织学生开展针对性分析、总结、反思,实现对自身散打技能与协调能力的科学预估,为后期针对性训练、提高提供借鉴。使混合型、多元化、丰富性实战演练的组织与开展,更好助力于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
        四、结论
        总之,高校散打教学中涉及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法等,本身对大学生协调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学生对散打训练参与的深入,其对于各类技法的掌握自会更加娴熟,无形之中也会促进其协调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高校散打教学时,应做好对教学项目、任务、内容的分析与研判,并以此为载体,从不同领域、层面、角度切实强化对大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不断增强其训练自信,即时纠正其在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与缺憾,以通过身体各器官的协调配合,来提升自身散打技能,发展自身协调能力。此外,教师还需结合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措施与方式,以全面增强散打教学的精准度、针对性、科学化,让学生在差异化、多元化训练中获得协调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来实现对其身心综合素养的深度塑造。
参考文献:
        [1]韩雪.“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214+216.
        [2]詹才荣,孙美莲.高校武术散打教学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03):100-101.
        [3]林斯文.高校散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风尚,2019(10):116+119.
        [4]袁新国.高校散打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协调能力[J].搏击(武术科学),2009,6(09):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