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 2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陶瓷艺术从“陶瓷工艺美术”向着“现代陶艺”的方向发生着转变。到了 80 年代,中国陶艺家们开始了关于“什么是现代陶艺?”以及“如何发展现代陶艺”的问题探讨。自“八五”美术思潮以来,西方现代陶艺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审美理念与表现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伴随着频繁地国际交流,中国陶艺家们关于西方现代陶艺的认识程度也在逐步地加深。
关键词:陶艺;现状;发展;
一、陶艺文化研究的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二、陶艺文化研究的目的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实现最大化价值,并为后者追溯历史,提供有力资料与依据,重振与发扬陶艺文化。
三、陶艺制作流程解析
传统陶艺的制作流程都是纯手工完成,包括取土、踩泥、揉泥、刮泥、拉胚、晾坯、上釉、雕印图案、装窑、祭窑神、放置柴火、烧制、肉眼观火、出窑等。
艺人凭借多年制陶经验挑选各种优质泥土,制作不同需求的陶制品。传统的拉坯设备采用的是轮制,用来塑造坯泥的形状,是实现艺人灵感创作的工具之一。
传统的晒坯、施釉、雕印图案等工序也是纯手工完成。柴窑是指窑炉内烧制柴草和松枝,长度为六十米左右,倚山而靠,由低至高,形状分为窑头、窑床、窑尾,形状成拱形,两侧设置多个投柴孔,其烧制的产品随机性较大,独一无二的效果成为了其烧制产品的特色。烧制前,祭拜窑神是必不可少的,艺人供奉香烛,火纸、祭品,再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艺人进行祈祷。
四、传统陶艺技艺的传承
作者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实地考察借鉴其他项目在进行保护后较为有效的经验,总结出关于传统陶艺如何保护、弘扬民间艺术所寻求到的有效途径:1、申请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促进其发展途径。2、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管制度与有关法律。3、开展传统手工技艺系列的科学研究。4、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传统陶艺技艺的价值观,拓宽新的发展途径。
“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式,是传统技艺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里传统工艺指“人类在劳动中积累起来并经过总结的操作技术经验,经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手工业技艺。” [1]
在当今经济时代,商业化环境下,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与原创性意识薄弱,为了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不足以寄托现代人们的情感寄托,因此,传统的手工制作出的产品,因它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与原创意识被更多有思想的人所渴望。在当下,由于传统手工技艺没有很好地被利用与开发,传统技艺和技艺理论将面临着失传,传统陶艺作为非遗的代表之一,为了发挥其价值,作者总结了以下措施:
(一)、传统陶艺制作的理论文献进行保留与利用。“在后工业社会(回归手艺)的理念带动下,专家、学者开始专注于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日本学者专家发表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专著,他的一系列著作包括《工艺之道》、《工艺文化》、《民艺论》等。”[2]最有效的保护传统的制陶理论,是将进行归档与宣传,让现代制陶艺人可以在传统的理论中找到依据和创造出新的理论,从而更好的将传统制陶理论与现代制陶理念相互融合,为现代陶艺技艺所运用,增强其文化底蕴与价值。
(二)、传统的制陶技艺与现代制陶工艺相互借鉴与创新。
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各具特色:传统陶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烙上了时代的 印记,以全手工技法贯穿于整个制作过程,利用原始的生产工具,它的作品赋予了强烈的主观意识,呈现出安静、悠闲、自由的状态;现代陶艺以先进的工艺、设备以及较高的审美与设计原理进行创作适用于现代社会的需求,作品以造型优美、图案精美、具有现代感,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获得大众喜爱,然而,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相互借鉴与融合是陶艺发展的必要途径,也就是将传统的制陶理论与现代制陶理念;传统的制陶工艺与现代工艺相互结合。
(三)、夹砂红陶与泥质灰陶的传承与创新。通过考古发掘,已经证实了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红陶、泥质灰陶被先民们广泛使用,当今传统陶艺正是生产以夹砂红陶、泥质灰陶为主要产品种类,其生产的夹砂红陶与泥质满足了人们在不同时代的需求,然而,只是复制传统的模式是有局限的,它应加入当代人文元素、融入现代人们感情与思想。
(四)、传承模式实现多样化
1、传承传统陶艺文化面貌,是避免历史缺失依据的重要途径,需要实现传承模式多样化。传统的技艺传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传承方式有二种: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授,然而,这两种传承方式无法适用于当今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传统陶艺的途径呈现多样化,例如:网络线上培训班、线下实体培训班等。
2、传承人发挥带动作用
“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各族民族群众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承者。” [3]民间文化传承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发挥好传承人的带动作用。
3、关注当地民间信仰及其习俗的传承
民间信仰与习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完整性,当地信仰与风俗尤为重要。风俗是反映民族文化、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等生活现象,有些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或地域特色。
五、传统陶艺以工艺美学、艺术设计原理为主的创新
田自秉先生认为,“既有工,也有美;既有传统产品的制作,也可包括现代产品的生产;既有设计过程,也有制作过程;它是融合造型、色彩、装饰为一体的工艺形象。”[4]传统陶艺要传承与发展,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遵循工艺美学、设计美学进行创新。
1、以工艺美学为主的创新
(一)、技巧、设备的创新。工艺美学的形式美感,涉及到工艺与生活的关系,是通过人的实在生活方式所体现的思想。
(二)、材料和风格上的创新。小部件上的装饰处理对维持设计整体的协调性来说很有必要。陶艺与综合材料的相互结合,不缺乏主体特性的传承,又适应现代环境,是未来陶艺发展的趋势之一。
2、以艺术设计的原理为主的创新
设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代的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断改进的思想观念和对新事物新方式认同的综合产物。
(一)以造型设计、色彩设计为主。造型的要素是形态,形态可分为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两种,概念形态和现实形态之间互为转化关系。
(二)图形设计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原理进行创新。在几千年的积累与熏陶下,传统陶艺仍然采用刻印几何纹样与亭楼等基本纹样,图案选用上需更具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从而引发现代人们思想文化上的共鸣。
六、结语
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十余年,查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研究考察,深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参与保护与弘扬陶艺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文物养护工作手册》,王武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2 页。
[2]《我国传统竹编工艺之现代传承与产品创新研究》[D],杨宛萤,江南大学,2013 年,第 3 页。
[3]《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安学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J],2007 年,第 18 页。
[4] 《工艺美术概论》,田自秉,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