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进程,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改善我国人们生活质量。伴随我国基建工程不断发展,工程建设方式不断优化,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得到广泛推广。但这种工程建设机制下,EPC总承包自身风险也大大增加。目前我国EPC成本模式还处在起步阶段,EPC总承包企业基本都是从原来的设计单位或施工总承包单位转型而来,企业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因此,做好总承包企业风险的防范管理不容忽视。
关键词: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点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于城镇建设的发展力度,给予了我国各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遇,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EPC模式作为一种工程总承包管理服务,集设计、采购、施工于一体,在各种大型承包工程项目中都具有很高的适用性,与分项承包相比,该模式所具有的项目衔接性良好,对于整体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帮助。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在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从而极易诱发各种管理风险。
1EPC总承包模式基本概述
EPC承包模式主要就是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设计等环节中进行管理的方式。根据相关合同的规定,对承包方中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管理和控制,来实现对项目质量、安全等多方面的负责。其中,在所有环节中,设计部分是最为主要的环节,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该环节在施工中起到了计划性的作用。而在采购环节中,往往是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重点,在该环节中,关系到材料的购买、施工的整体进度、质量等多个方面。施工环节主要就是将合同和项目资料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整体上提升整个施工项目的实施和进行。相比于传统的项目建设方式,EPC有着更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问题,自身承担的风险项目也比较多。这就需要承包方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着很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可以将整个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充分的考虑进去,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首先,即为合同的方面,总承包商就是合同的重点部分。总承包者要对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建立,并对合同的内容以及整个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负责和引导。如果采用分包的形式,则也需要同时订立相关的合同,保持管理和控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其次,在EPC模式下,需要对建设项目的整个设计环节,以及每一个建设项目的步骤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对建设项目的有效控制,减少成本方面的浪费。由此可知,使用EPC模式,既可以使得建设项目更加有利于管理,更加有利于节约资源,提升利用率,更可以保障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2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点
1.投标风险。原来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招标单位提供了详细的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按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人对工程量清单准确性负责,因此边界条件是明确的。因此EPC投标时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投标人无法对人工费、设备、材料价格等费用的上涨很难做出合理的估算,同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工程变更及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承包人无法对EPC项目做出精准报价。2.设计风险。在传统模式下,设计错误及设计不经济风险主要由建设单位承担,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对设计错误及设计经济性、设计可施工性管理意识不强,甚至施工总承包人把设计错误当成增加工程造价的途径之一。而在EPC模式下,上述设计风险主要由总承包人承担,因此,设计风险成了总承包商重要的风险因素。3.合同风险。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管理的合同繁杂,包括EPC总承包合同、各种专业分包合同、材料、设备采购合同等等,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合同范围约定不清晰,索赔条款约定不明确,导致合同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争议。
同时,我国目前在工程合同管理方面还比较粗旷,合同管理不够精细,导致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因承包人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合同管理水平低下,甚至部分管理人员因经验不足甚至是责任心不强,导致没有保留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关键证据,或者所留证据不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导致后期承包人难以进行工程索赔,有争议也很难有效解决。
3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控方式
3.1施工组织设计
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施工过程中保证其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就在于施工组织的设计。有效的组织设计能使得项目完成质量更高、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具体来说,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设计、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进度计划设计等。
3.2设立健全的管理部门
项目发展期间,人们应注重合同管理,所以在EPC模式下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规范的合同管理,确定合同管理部门,基于实际状况,提高合同管理专业效果,从多个层面创新,以保证当前项目生产能效和项目经济效益,迎合发展要求。比如对于相应的项目承包公司而言,要按照需求设立专业的合同管理部门,基于实际状况具体负责各项事宜,加强项目合同的全面控制,转变发展观念,形成良好的形象,以确保合同的整体管理效果。就目前大型项目而言,要确定工程实际状况,展开更加详细的管理划分,把当下的管理分摊到各个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确定实际要求,进行全面管理,保障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工程师在进行项目施工时,要按照实际情况积极和项目经理沟通,提高管理效果,促进全面发展。经过二者的有效配合,能够使管理质量提高,按照项目实际状况制定管理计划,让管理质量符合要求,令项目工程有序开展。
3.3制定健全的项目成本管控方案
站在项目总承包商的角度上,需要结合多个方面来制定健全的项目成本管控方案。如:在管理劳务人员时需做好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对他们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制定本土化的实施方案;对于境外务工人员来说,就他们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做好人员成本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工程量计价或制定奖励机制的方式来实现;为做好材料、机械成本管理工作,具体衡量时需要立足于两个方面,即设备价格、消耗,为致力于设施设备完好率、使用率的提高,就需要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内部审核机制。其中针对会计核算需健全企业成本会计监督机制。一方面,设置专业的成本会计监督机构,强化编制、协调与执行会计,及时处理预算编制、协调与执行问题,及时追究问题责任人,致力于会计监督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积极的引入外部会计审计制度,定期审核相关部门与责任人,对会计监督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从而才能科学、合理的控制企业成本,致力于控制效率、质量的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做好市场调研与项目风险评估工作。合理评估那些可能预见的困难与费用,明确合同价格。在合同总价、项目建设环境方面认真开展市场调研,科学、合理的评估调研结果所具有的风险,对合同条款、定价风险进行充分考虑。
结语
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建筑工程也需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是国家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的工程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并加强流程可靠性,实现良好的交付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起超.EPC总承包工程项目风险管控分析[J].建筑与预算,2019,{4}(05):5-8.
[2]徐鹏.EPC总承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6,{4}(07):98.
[3]王艳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及有效防控途径分析[J].经贸实践,2017,{4}(01):146+148.